他 在 艺 海 中 快 乐 畅 游 ————收藏家、书画家祝多印象
文/图 丰山愚人
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字画,一件件藏品,摆满了他那宽大明亮的书房,笔者应约和祝多先生见面聊天,话题无不涉及古玩与字画。
祝多先生是滁州市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现就职于滁州学院,祝先生热爱收藏专心致志,且如痴如醉,业余时间,基本上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收藏和书画上,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多年收藏和书画历史,祝先生很健谈,平易谦和,谈到收藏,他有着源自内心的快乐。“快乐之中的玩,得与失皆随缘,最难得是宁静和恬淡”,这或许就是他在收藏和书画圈子里的座右铭。
祝先生对收藏产生兴趣始于几十年前的中学时代,那时,暑寒假,基本都是在废品收购站帮助搬运破烂度过的,依靠假期打临工,挣一点学费钱,也正是废品收购站勤工俭学的难忘时光。造就了他对收藏的钟爱,而这一爱便三十多年,那时,正在读初中的祝多假期在废品收购站勤工俭学。整天和破铜烂铁打交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破烂堆里忽然发现了一尊已经锈迹斑斑小佛像,出于好奇之心,便用自己省吃俭用的几块钱将这尊佛像购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他不停的擦试,终于,古铜佛像那神秘而沉静的光泽、丰富的表情、栩栩如生的构图、巧夺天工的技艺以及渗透其中的无限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了他,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和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十多年来,只要有时间,省内、省外各知名大小的古玩市场,他都会有意的去溜达溜达,省内、省外著名的古玩收藏品拍卖会、香港著名的佳德拍卖会,他也去参加。他的收藏品中,主要是收藏中国古代的佛像,诸如弥勒佛、观音菩萨佛像等等,尤其是他收藏的十八罗汉珍贵木雕组塑像,更是收藏界罕见的上品,被中国著名古玩签赏大师,南京博物院著名专家称之为目前国内无独有偶的好作品。搞收藏既要有耐心又要有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有时,遇见一个看准了的珍贵藏品,他竟然不顾一切的买下,1998年5月的一天,他在南昌市的一家古董店发现了一件心爱的藏品,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刷卡付款,古玩店的的老板要价很高,为了心爱之物,他硬是留下了定金,往返近1000多公里,赶回滁州。东拼西凑带着现金,买回了这件珍品。祝多递给我一支烟,点上。然后深情的说;“既然看上了,就要义无反顾的留住它,搞收藏如果没有执著的追求,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是难以成功的”。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他坚毅的目光。
祝先生的画也非同小可,与众不同,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持之以恒,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云,亦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画弥勒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他画二十四忠孝图,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幅幅线条优美,刻划的人物形态各异,曾多次被省、市级报纸杂志作为精神文明的窗口而录用,他的字,亦峻拔刚劲,蕴灵秀于汉碑的古朴、苍劲、雄浑与洒脱,写得古朴典雅,既有魏晋遗风,又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空间,数年来,他用收藏艺术思维推动了他的书画灵感与创作,反之,他的书画创作与灵感又成为他对收藏知识的另一种丰富。艺术是相通的,但是,艺术的积累应该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祝先生数十年来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快乐中玩,在玩中找到艺术的享受,应该是一种境界,一位大师说过;“人生最高境界,是实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我想,祝先生一直走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路上,尽管,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他在艺术的海洋里能够自由的畅游,来源于他的胆识和气魄,来自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当然,艺无止境,海之浩瀚,衷心地希望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