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年人out(落伍)
不雅斋先生
记得,十多年前,我才40岁,当时我的孩子还在读初中,他们经常会说:“老爸,你out了。”一个40岁的人,竟然被十几岁的毛孩子成是out了。当时,我只是不屑地一笑。其时,在某些方面,我与青少年相比确实有点out了。
如今,我50 出头,孩子们也都走上工作岗位了。每次与他们谈话,他们时不时地还会说:“老爸,你out了。”这时,我已经感觉自己真的有点out了,因为像手机、电脑上的一些最新功能或影视上的明星姓名等待,我已经懒得学习,懒得记忆了。一个懒得学习懒得记忆的人,不out,那才怪呢!毕竟,我也算得上是一个年过半百之人,是古人所说的“知天命”之年,于是,我在想,如果再过十年,我退休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人,那时我一定会更加out。我那时一定会被时代抛得远远的。那时,如果我不想被时代抛弃,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
现如今,许多老年人都被时代抛弃了。只要你在县城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那东一群西一群的老年人都在干什么!下棋、掼蛋、打麻将,或者仅是是充当一名无聊的看客。这些老人中不乏是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可是一退休,万事休。他那肚里本来的文化素养也被自己彻底地抛弃。这实在可怕!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人在20岁左右,那是体力的春天;人到40岁左右,那是事业的春天;人到60岁左右,那是思想的春天”。特别是时代发展了今天,人在60岁时应该是其思想最为成熟之时。如果有可能,他们将自己那宝贵的“思想财富”总结出来,服务社会,留给后人,那该多好哇。可是许多退休老人没有这么做。就我所知,其中确实有许多人想过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感悟写出来,但是,大多数老人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比如我那已经去世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然而,我也曾为几个老人的“个人传记”做过文字方面的润饰工作。在我看来,这几个老人真的了不起。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感悟写出来。虽然这几部传记都不足十万字,但他们那艰辛的成长历程,他们那不屈的奋斗征程,令我感动。我的这份感动,就是他们留给这个社会的财富,留给后来者的精神食粮。
如果退休的老年人,能够继续学习,并且有地方学习,真正成为终身学习者,那么,老年人即使“out”了,也不会out得太远。反之,如果老年人一退休,万事休,那这个老年人很快就会彻底out了。所以,老年人真的有必要重新学习,这也正应了那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话。古代的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学习时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年人学习,就仿佛是拿着蜡烛,在夜里行走。如果不学习,那就在黑暗中行走。拿着蜡烛行走,总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一些吧。再者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得不到关怀,不能继续学习,那这个社会的未来将是十分可怕的。继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的人是最美丽的,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不仅仅是说给青少年听的,也不仅仅是要求成年人,这句话对老年人也是适用的。比如在来安老年大学里学习的学员中,就有好些学员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中有的能写出一篇篇漂亮的诗文,有的能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书画,有的能在文艺舞台上不断地有精彩亮相。就我所知,我所教授的诗词班学员中,有许多学员的诗词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还有的获奖了。有一位叫杨明玉的学员将自己的诗文结集刊印成册。这些又让我想起了南京已故的111教授郑集先生。老先生在其100岁之后的年月里还出过四本书。这正像曹操所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的老人真的了不起,你能说这样的退休者是out了吗?那些不out的青少年或是成年人敢与之比一比吗?
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被时代抛弃是每一个人的宿命,但是人应该努力让自己尽量迟一点out,因为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屈服于时代。退休之后,老年人的体力是不如年青人,但是退休者的力量不在于体力,而在于思想。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思想。老年人是正思想最为成熟的人,一定能做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如果一个人不会思想,不管他的年龄处在哪个层次,也不管他的经济收入如何,社会地位如何,他都不过是一根苇草而已。正是因为人能思想,所以人才成为所有生命的头筹,成为万物的灵长,成为宇宙的主人。老年人只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还有可能创造奇迹,至少不会被时代抛弃,或者说即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会被时代甩得太远。
和已经退休的人相比,我还是一名在职教师,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自信OUT于时代并不远,更自信自己还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进步,所以我才站在老年大学的讲台上,从事着老年教育事业。我对我课堂上的每一位老年学员都十分关心,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我相信,我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美好的。能为正义且美好的老年教育事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无上的光荣与无比的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站在老年大学的讲台已经有七个多年头了。每当我站在老年大学的讲台上,看着他们瞪着并不清澈的双眼认认真真地听我讲课,我十分感动;见他们诚诚恳地向我请教问题,请我批发作业,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他们的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更加激励着我这个尚未退休的之人,所以,我更应该奋然前行。我真诚地敬待老人,认真地关心他们,真心地帮助他们,从而我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许多学员还写作了许多诗文来称赞我,比如来安老年大学校长就是这样写:“雅怀藏万卷,纵笔放清流。墨落珠玑美,笺开锦绣遒。金声吟四海,玉振响千秋。我欲成词客,愿君常作俦。”有学员是这样写:“吟坛难得一师尊,画龙点活寿心开”;“ 先生诗思涌如泉,潮海泛舟只等闲”;“ 搜古罗今授巧方,引得妪翁构诗章”;“幸喜先生重释义,拙文合韵赖师功”……其中不乏夸大之辞,但是这些文字都是出自其肺腑。世上还有什么比赢得别人的尊敬更让感到幸福的呢?还有一位老年学员将我事迹写成一篇散文,发表在《来安报》上,通过报纸对我进行宣传与赞扬,世上还有什么比赢得社会的赞誉更让人感到高兴的呢?
还有,再过十年,我也是一名光荣退休的人民教师。到那时,我不论是老年大学的教员还是学员,我都将“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断地进取,努力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让自己很快成为一个out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