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至今仍然无法人工合成,只能依靠健康人群的无私捐献,但很多公众对无偿献血顾虑重重,而人们不愿献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对献血知识的不了解。下面一起开看看大家对献血存在的误区。
误区1 献血可能传染疾病,比如乙肝或艾滋病
专家:“一人一针”很安全。
采血所用的针头及血袋是经过国家严格检测合格的一次性医疗耗材,血液的采集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献血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血液从人体血管内向外流出,在严格“一人一针”的规范管理和操作下,参加无偿献血是不可能感染疾病的,更不会发生感染肝炎与艾滋病等现象。
误区2 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
专家:医院收取的费用是血液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等成本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价格。
公民临床用血所交的费用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格,献血者的爱心是无价的。但在血液的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多环节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成本。这些成本费需要用血者缴纳,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物价等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全国统一。这就好比从江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一样。
误区3 献血会引起贫血
专家:只要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
每次的献血量只占人体血液的极少部分,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补充。按规定定期献血绝对不会引起贫血,相反,适量献血还能促进血液的再生。
误区4 直系亲属之间输血更能体现血脉亲情
专家: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可能有生命危险。
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小儿、晚期肿瘤病人、年老体弱病人身上,这些病人的免疫力低下,输了亲属血液发生该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死亡率超过90%。
误区5 献血要空腹
专家:献血时千万不能空腹。
献血与医院做的生化检验不同,不需要空腹。相反,若空腹献血,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头晕等低血糖反应。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同时避免因大量进补引起血浆脂肪含量过高,献血者可以在献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和充足睡眠。
误区6 献血后要好好进补,才能减少损害
专家:健康成年人一般不缺营养。
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
误区7 一滴精十滴血,献血也可能影响生育
专家:献血和生育没有关系。
影响生育能力的因素很多,除了与父母双方身体状况有关外,精神状态及生活工作环境因素也与之相关。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常献血与生育影响没有直接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