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2|回复: 0
收起左侧

滁城街头“健康讲座”多幌子 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2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5.jpg


日前,滁城市民胡女士向本刊反映,自家老人最近常去听一个健康讲座,回来时提着一些蔬菜、鸡蛋,说是讲座免费赠送的。没想到,前段时间,老人买了讲座推荐的保健品“通达康胶囊”,说是有脑通、血通等功效,一盒900多块,自己上网一查,发现一盒也就100多块钱,感觉自家老人是被骗了。


只要听讲座就送“礼品”


据胡女士介绍,这个讲座是在龙蟠北苑菜场里的,之前有人在路边发放宣传单,说菜场里有健康讲座,只要去听就有小礼品赠送。“当时,拿到宣传单也没在意,我公公婆婆早上就去听了,回来还提着些鸡蛋,说是讲座送的。”胡女士说。


胡女士告诉记者,当时知道这个事情,也没觉得有什么,还觉得听听讲座了解一些养生知识挺好的,但是慢慢就能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了。“他们老两口每天都会去听讲座,还带着些蔬菜、鸡蛋的小礼品回来,提到这个讲座,就赞不绝口。”胡女士如是说。


在这之后,胡女士便听说了讲座正在推荐一款名为通达康的保健品,据说有脑通、血通等功效,特别得好,“这个保健品在宣传时可以免费试用,但是想要买的话一盒900多块钱。”胡女士告诉记者,很多老人都买了这款保健品,她在国家食药监网站查了编号,发现的确能查到,不过只是一款降血脂的保健品。后来又在网上搜索了下,发现一盒其实只要100多块钱。


“这个卖的也太贵了,感觉上当受骗了。”胡女士告诉记者,那个健康讲座表面上是说自己卖蔬菜、鸡蛋的,只给40岁以上的人进去听,进去时还必须登记。据胡女士介绍,这个健康讲座每天有四场,上午两场,9点半结束,下午两场3点半结束。


讲座只准中老年人参加


近日,记者来到龙蟠北苑菜场三楼,上午的讲座结束没多久,门口还坐着几位老人聊天,在现场记者发现,门口一侧贴着通达康胶囊的治疗范围,另一侧则贴着每天讲座的时间。讲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讲座是为了让中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而来听讲座的登记过之后每天签到就会送小礼品。“主要就是送一些鸡蛋什么的,是为了吸引老年人能过来听讲座。”该工作人员说。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讲座中会推荐一款名为通达康的胶囊,免费给听讲座的人服用,“这款药市面上也有,不过都是第一、二代的,我们这个都是第三代的,目前还没有推广上市,先通过全国各地的健康讲座让参加的人免费试用,把我们这个药口碑打出来,也可以省下一笔广告费。”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只要有兴趣就可以直接过来,对于记者提出想参加讲座,该工作人员表示拒绝,“这个讲座对年轻人没有用,原本是限定年龄60岁的,后来我们争取了下,只要是40岁以上都可以参加,但是年轻人不可以。”


现场取证较难建议报警


近日,记者联系到南谯区市场监管局龙蟠所,反映了胡女士所遇到的事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一般就是通过送小礼品的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年人放松警惕,一步步地让老年人上当。”该负责人说。


目前来说,健康讲座所推销的东西一般都是真的,但是会夸大其中的保健作用,提高产品的价格让老年人去买。这样去现场取证便比较困难,没有有力的措施。“我们到现场去,工作人员多半会说自己是在办讲座,免费送小礼品的,取证很难。”该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这种情况,更多地是告知家中老人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这类健康讲座,如果遇到被骗的情况应该及时报警,这样处理的会比较及时。“前段时间,琅琊区发生过类似健康讲座推销保健品的事情,琅琊区市场监管局凤凰所的工作人员处理过此事,这种情况在滁城还是很普遍的,会有市民向我们举报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老人的子女反映的。”该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措施


随后,记者联系到琅琊区市场监管局凤凰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凤凰所的确接到一起健康讲座推销保健品价格过高的举报,“当时我们接到反映后,就前往该讲座的现场。我们发现,办讲座的证照齐全,产品也没有问题,主要是通过非正规、诱骗式地经营,高价将产品卖给老年人。”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这类事情,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一般很难现场取证,毕竟这些场所证照齐全,只是在推销的手段有问题,“我们一般只能现场对讲座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将钱退还给老人。”


记者又联系到市公安局,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觉得自己被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接到报案后,民警会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认准保健品标识避免上当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多地都有关于老年人被健康讲座忽悠的新闻,为何一向节俭的老年人,愿意买昂贵的保健品呢?业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老年人一般都十分注重身体健康,且大多数老年人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由于自身缺乏辨别的能力,很容易盲目地购买一些保健品,认为这些保健品对身体有十分好的作用。同时,一些老年人会被健康讲座或者其他商家的所谓“免费”“赠送礼品”的宣传所吸引,最终被商家“忽悠”以致上当受骗。


据了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样,俗称“蓝帽子”,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请务必认准“国(卫)食健字”的字样和标志。


此外,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


如果消费者不能确定保健品的真假,不妨可以去国家食药监网站去查。如果输入的批准文号和查到的产品信息一致,说明是所购产品是正规的,否则就是不是正规产品。此外,购买保健品时请到正规药店,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以防出现纠纷时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言论


老人痴迷保健品? 不缺药缺关爱


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对健康的渴求,让保健品备受老年群体青睐,同时也滋生了庞大的养生市场。有保健意识本身是好事,但一些老年人为保健品的疯狂举动令许多子女不解,成箱成箱地购买、不惜花费几十万巨款,甚至“人没了,保健品却还没吃完”当然不正常。即便电视曝光,老人依然深信不疑。有网友不禁感叹,“咱爸咱妈到底怎么了?”


平时买菜都斤斤计较的老年人为何买起保健品来掏光家底也在所不惜?不得不说,一些老年人掌握的医学知识较少,本身对保健品缺乏一定了解,“抗癌”“防辐射”“降血糖”等不正规的宣传噱头混淆不清。


更重要的是,正如一位老人所言,“寂寞但有钱”,较之健康,老人对亲情更加渴盼。现实中一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人交流,还有的子女缺乏耐心不愿跟老人交流,老人这种孤寂的心情让一些卖家看到商机。他们利用老年人对身体健康不佳的恐慌心理,以及急于摆脱药物治疗的心态,夸大保健品功效,配合亲情攻势,哄骗老年人购买。有事没事来家看看,“叔叔”“阿姨”不离口,又捶背又捏脚,“甜言蜜语”胜过亲生孩子,情感攻势让一些老人在保健品迷局之中越陷越深。


须知,孝敬老人不光是物质方面的供养,更要重视精神需求,让老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关爱,不留心结,治愈心病,才是子女应给与他们的最好保健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13 09:31 , Processed in 0.03073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