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官媒这个动作,背后有何深意?

[复制链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25-9-19 10:56 |阅读模式 IP:湖北武汉
     当《咸宁日报》将通山县大竹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推上头版头条,镜头对准嬉戏的鹿群、忙碌的加工车间与村民的笑脸时,这个看似常规的报道动作,实则是地方官媒对乡村振兴的一次深度“信号释放”。从权威认可、政策导向、产业示范到民生温度,每一个报道细节都藏着对区域发展的深层考量。

权威认可:官方盖章的 “标杆认证”

      《咸宁日报》的头版头条从不是随机选择,而是对报道对象的最高官方背书。尊禧鹿业连续多年获评“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25年谭英的“生态梅花鹿,引领创业路”项目再获湖北返乡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更受邀参与制定《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整理56项养殖数据、38道加工工序标准填补行业空白。这些资质与荣誉,经官媒头版聚焦后,从“企业荣誉”升级为“地方认可的发展标杆”,向外界传递出“这是经政府严格审核、值得信赖的乡村振兴样本”的信号。

政策导向:清晰可见的“发展路标”

      官媒报道的背后,是对国家政策的精准呼应。尊禧鹿业的实践几乎是乡村振兴政策的“活教材”:谭英放弃城市高薪返乡,契合“鼓励返乡创业”导向;建设智能鹿场实现“每头鹿都有专属档案”,呼应“科技兴农”战略;打造“养殖—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投资500万元建鹿酒生产线,践行“产业升级”要求。官媒通过这个案例明确告诉市场主体:跟着政策走,扎根特色产业、拥抱科技与产业链思维,就能在乡村振兴中找到机遇。

产业示范:可复制的 “致富模板”

      头版头条的深意,更在于推广可落地的产业模式。尊禧鹿业的“破局之道”极具示范价值:为解饲料成本难题,带动100多户村民种玉米、桔梗,黄沙铺镇阮国强100多亩玉米年毛利达14万元,远超种水稻;组建35个账号的直播矩阵,既卖鹿产品也帮村民销腊肉、桃子,一晚售罄刘冬杏1000斤滞销桃子,年销农特产超百万元并入选“中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官媒将这些细节公之于众,实则是把“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电商”的可复制模式,送到更多乡村与创业者手中。

民生温度:触手可及的 “幸福答卷”

      官媒的报道从不缺“大视角”,却更重“小切口”。朱成典夫妇曾靠采药糊口,如今在鹿场上班,两人月收入超8000元,两年盖起两层小楼;鹿场带动30人稳定就业,周边村民通过种饲料、搞直播实现“家门口赚钱”;更让大竹村从“贫困闭塞”变为“网红打卡地”,去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这些民生细节,是官媒最想传递的“发展本质”:乡村振兴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村民鼓起来的腰包、笑出来的模样。

      《咸宁日报》的这次报道,从来不是简单的企业宣传。它是一次权威认证,为优质项目“站台”;是一次政策解读,为发展方向“导航”;是一次经验分享,为产业振兴“搭桥”;更是一次民生告白,为共同富裕“发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0 01:57 , Processed in 0.0821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