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54|回复: 0
收起左侧

[建材] 这几年太流行柜子做成这样,但是……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1-2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这几年柜子的门板很流行做成无拉手设计。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近几年装修风格以北欧和现代为主,所以配套的柜门也都流行偏简洁的样式。极简和侘寂之类的烧钱风格也适合搭配简洁样式的柜门。
柜门简洁了,门把手自然也要简洁,论简洁那没有比不用门把手更简洁的了。自然而然,柜门无拉手设计流行开来。
无门把手设计有哪些具体优点?
1、立面统一干净,很适合简约和极简风格;2、省下了挑选拉手的烦恼,五金配不好确实影响颜值;3、对有小朋友的家庭友好,避免磕碰。
有优点肯定也是有缺点的,缺点后面也会细说。在日常发布的案例中,时不时有初次接触装修的读者留言询问没有拉手的柜门是怎么打开的,总结起来基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做法。
01 门板出头

640 (1).jpg

我家最近一次装修的卫生间镜柜门板是这种做法。门板比柜体长1-2厘米,这样就可以抓着门板的下沿(上沿同理)很方便的开门。如果铰链比较好比较轻的话,其实不出头也能靠手指的摩擦力开门的,我家镜柜门就几乎没出头。
另外,有预算的话柜门装阻尼铰链效果会更好,关门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碰撞噪音,会缓缓关上。
门板比柜体长1-2厘米,方便开门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吊柜、上下分体、中间留空置物区的进门鞋柜、餐边柜等。像图中这种实木柜门可以做更好的细节,比如把门板下沿做成倒角,这样拉起来手感会更方便。
适合上下分体、中间留空置物区的柜子


02 反弹器、碰珠


640 (2).jpg

碰珠和反弹器都是可以让门板采用按压式开启方式的五金配件,可以安装在柜子门板的背面,不再需要明装拉手,按一下门板就会自动开启,关闭的时候也同样是按一下门板。
相对来说现在装修用反弹器的更多。
之前有网友留言评论说反弹器关门的时候如果力道没掌握好可能需要按好几下,所以我个人是觉得这些经常开合的五金件一定要买高质量产品,预算充足的话可以考虑一些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的品牌,比如blum百隆、海蒂诗、格拉斯、海福乐等等。当然国内制造业现在已经很发达了,质量不会比国外品牌差,只是品牌做的时间短,知名度有限。
反弹器就适合各种门板了,无论是上下分体,还是顶天立地都可以,而且门板和门板之间都可以采用无缝安装了。


640.jpg

关于顶天立地的柜门,可能存在变形的风险,我自己家的其中一个柜门的就产生了轻微形变(整体来说不会过于影响颜值,不是非常明显),如果对这个在意的话,还是要注意。有人可能也听说过拉直器,实际情况是拉直器也不能完全避免顶天立地的柜门发生形变,这个有点看运气。

03 门板铣造型

微信图片_20240121112301.png

门板上可以抠出门把手的造型,这样就对门板制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于门板材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得用实木或密度板。
我在给这次文章找配图的时候发现这种方式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应用的案例比较多一些。

04 留门缝
微信图片_20240121112305.png

只要门和门之间留出2厘米左右的缝隙,手指能伸进去就行,这样就可以不用门把手也能开门。
比如上下分体的柜子,分体的位置可以留出缝隙;如果是上下一体的柜子也可以左右两扇门板之间留出门缝。
这种方式用的比较少,有局限性,另外缺点也很明显,如果门板比较大或者比较重的话,对小孩子或者力气小的女主也不太友好,开门会比较费力。


微信图片_20240121112311.png

开门费力对于小纽扣拉手也是一样的道理,我自己家为了好看也是用的小纽扣拉手,入住后发现橱柜拉篮装满之后实在重,在老婆大人的数次吐槽后,我不得不买了两个大点的拉手换掉了。
无拉手这个话题我第一次写是在2018年初,我发现网上好多抄我的文章,很多连配图都没换,我也是很服气。
顺便提一下,卧室衣柜有时候靠床头柜那一扇会被挡住而不方便打开,但是为什么业主还要选择做开门而不做推拉门呢?有时候就是为了好看,觉得喜欢开门放弃了一点实用度。


微信图片_20240121112308.png

这种取舍在装修中挺常见的,因为很多时候「实用」和「好看」是会存在冲突的,选择哪一边都没错,适合自己就行。可以根据钱包厚度,尽量把「实用」和「好看」做到平衡,或者略微偏向实用一点,毕竟房子装修一次得住很多年。
你喜欢无拉手的柜门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4-12 05:24 , Processed in 0.0371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