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山公园
“前两年,孩子们还担心老街的环境差、设施老旧,都劝我们搬出去,但我和老伴舍不得离开老房子。”住在老西门片区的老张师傅说,如今环境变好了,街边的商铺又热闹起来,子女们再也没提让我们搬出去住的事了,还时常回来与我们相聚。
草木蓊郁,榴花似火。时序进入6月,早晚纳凉和休闲的人群也多起来。凉爽的清晨和午后,走进天长市西月城片区的胭脂山公园,只见公园内爽清悦目,古韵犹存,居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漫步于园路,或驻足于廊亭,笑声不断。夹杂在民居之间的方塘和池沼,岸边绿树繁花,留下一个个生动的倒影。经历了两年多的改造和养护,公园越发的生机勃发,她不仅承载了城市的记忆,而且留住了历史的文脉。
胭脂山公园原为老城区公园,老公园内,历经百年芳华的天长图书馆(民国藏书楼),其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面积339平方米,坐落于胭脂山下,2012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民国时期天长首任县长张铭(江苏盱眙人,著名作家张贤亮祖父)所建,1922年10月落成。主体为欧式建筑,兼有民族风格,整个楼体青砖白缝,朱红门窗,中西合璧,古朴典雅,静谧而和谐。据悉,天长市近期将对藏书楼智能门禁管理系统、阅读设备、阅览室桌椅等进行安装调试,即将对外开放。
图书馆北面有一高地,四周广植桃树,春日花开,灿如烟霞,名曰“胭脂山”,北宋包拯任天长县令时,见山为日光掩映,其色殷然,曾改名“红山”。山上旧有八角亭,年久失修,破旧不堪。1979年重建,定名“千秋亭”。
汲取文化力量,讲好天长故事。近年来,天长市先后新建了红草湖湿地公园、崇本门和西月城等一批蕴涵历史文化印记的景点,大大提升了天长的美誉度和城市魅力。2021年9月开始,天长市组织对占地3.3万平方米的胭脂山公园进行重修和扩建。保留了民国藏书楼及原有的古树群,并从便民利民细微处着手,分别在胭脂山公园修建管理用房、公厕各1座,停车位70多个,新建了包公亭、松风居、濯清池、雨宜长廊等。建成后,与崇本门、西月城等老西门片区景点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花香蝶自来。胭脂山公园一经开放,随即引来文人墨客的观光采风,纷纷来此“打卡”游玩,成为市民游客诗意栖息地。市民游客在赏悦美景、惬意休憩的同时,感受着千秋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来源:秦骏、天长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