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8|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 长的普普通通,一口直接封神!!什么点心这么绝?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0-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550.png

由于国内卖好吃司康的店实在少得可怜,所以我就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日本师傅做司康的视频,结合各个方子,实验了三次,总结出了这个做法。虽然形态上没办法做到100%还原,但是味道就是那个我心心念念的味道!写个菜谱记录一下,也分享给大家。这绝对是外面买不到的口味~

常规司康的做法是加牛奶,然而这个方子加的是淡奶油,做出来的司康会有特别浓郁的奶香(当然热量也是翻了好几倍)


原创作者 小翻译的大厨房食材:


王后软白低筋面粉400克
盐1克
砂糖60克
泡打粉14克
伯爵茶包8包(约16克)
黄油125克
鸡蛋(每个45g)2只
安佳淡奶油250毫升
巧克力适量


步骤


1、黄油无需软化,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切成小立方块,切好后放进冰箱继续冷藏。

2、把所有粉类(低粉,砂糖,盐,茶包,泡打粉)放进盆里,搅拌均匀

3、把切好的黄油从冰箱拿出来,倒进刚才混合好的粉类里,把黄油粒均匀分散在面粉里,用【指腹】不断地搓,把粉类搓成如图所示的沙粒状。
(这个过程比较需要耐心,但也是成就司康独特口感的关键,用指腹是因为指腹的温度相对手掌来说较低,可以尽量减少黄油的融化)

4、准备250毫升淡奶油➕两个中等大小的鸡蛋
(这些材料最好是临要用之前再从冰箱里拿出来,不需要提前放置至常温,这样加入粉类时才不会让里面的黄油成分融化,司康吃起来才会有浓郁的黄油香味)

5、接下来,先把鸡蛋打散,分出一点点来,用于最后一步涂抹面团表面

6、接着加入淡奶油,混合均匀

7、少量多次地加入粉类中混合,可以一边加一边用刮刀混合,不同牌子面粉吸水性不同,可以预留点看面团状态在决定是否加完!

8、混合到无干粉状态(切记不要像揉面团一样用力去揉它,不然会起筋,那么就不是司康了)

9、准备好巧克力

10、从面团里取出一小坨

11、把中间压扁一点

12、抓一小撮巧克力,放在中间

13、如图

14、包起来,整形成一个球状,我喜欢包成乒乓球大小

15、全部包好以后,在表面刷上之前准备的蛋液,这样可以使烤出来的司康表面有光泽

16、也可以在表面撒上砂糖粒,吃起来口感比较丰富

17、烤箱预热好,210度烤15分钟,观察一下司康的颜色,一般15分钟以后就已经上色地差不多了,刚烤出来的司康里面的巧克力是流心的,可以趁热吃一个~但放冷后黄油和奶油的香味会更加凸显!这款司康就是偏软的口感!!)

草鸡蛋做出来的颜色会偏黄一点,普通蛋做出来的就偏白一些,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装起来,送给家人朋友!用爱做的食物要和自己爱的人分享啊~
小贴士
关于量:材料的量可以做20个左右,想做少一点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关于糖:很多朋友做的时候减糖了,如果不是要严格控糖的话,这个糖量真的没必要再减了,再减就没味道啦!😭

关于巧克力的选择:我个人推荐法芙娜和嘉利宝的烘焙专用巧克力。嘉利宝有一款耐烤巧克力条,优点是可以直接切成小方块儿,塞进面团很方便,缺点是一买就要买1kg,成本略高。另外一种就是耐烘烤巧克力豆,也就是我在步骤图中用的这种(嘉利宝耐烤巧克力豆)。这种一袋只有500g,量相对小一些,缺点是个头有点太小,塞的时候不是很方便。
(这两个牌子的味道都是很棒的,不推荐用平时食用的巧克力,我也没有试过,买烘焙专用的比较保险,因为司康烤出来是会裂口的,如果用普通巧克力,暴露在高温里,也许会流的到处都是,破坏卖相)

关于伯爵茶:配方中我用的是迪尔玛的伯爵茶茶包。推荐品牌:TWG伯爵茶(品质较高,但略贵)、迪尔玛(价格适中,香气十足)、立顿伯爵红茶(香气略欠一丢丢,但是性价比超高!)

关于泡打粉:其实大家真的不用“谈泡打粉色变”啊…现在的泡打粉基本上都是无铝泡打粉,只要买正规厂家正规产品,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司康毕竟是司康,不用泡打粉它就不是司康了哈

后记:最近突然想起,那时候吃的司康好像是『全粒粉』做的,也就是全麦粉。大家可以用全麦粉替换掉一小部分低筋面粉,既丰富口感,又增加麦香哦~

本文来源:烘焙天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8 12:52 , Processed in 0.033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