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摘要: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少年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积极赓续红色血脉,故滁州学院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去往无为市的两所中学进行红色文化宣讲,为孩子们带去革命故事,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前往芜湖市烈士陵园、王稼祥纪念园、新四军第七师纪念园这三处革命圣地,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革命圣地。
一、  导语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中国,青少年学生群体思想易受影响和波动,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偏离社会主义的情况,对国家和社会情感淡漠,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增进其爱国主义感情,也有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何民族都有历史,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超越了个人的“经验空间”,它将民族在“过去的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文化和共同追求,与现实中个人的情感相联系,并赋予个人以社会责任。对于培养时代新人来说,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历史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过程,首先必须唤起青少年学生们的红色历史记忆。
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既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孕育产生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光荣传统和精神风貌,它根植于党的革命实践之中,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物、事件相联系。红色文化不仅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拓展当代青年人的历史认知,而且有助于营造“学史明理”的氛围,提升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革命感悟。
三、  线下调研情况
(一)     第一站:王稼祥纪念园
2022年6月20日,滁州学院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抵达王稼祥纪念馆进行线下调研,成员包括兰清阳、汪宇翔、周秋婷和徐晶。
20.png
(图为集体在纪念园门口合影兰清阳供图)
我们与纪念馆的馆长或相关工作人员相互交流讨论,重点聚焦于馆内收集并陈列的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等有关革命先辈的实物、档案文献、照片、音像影像及其他重要资料,收集整理好材料,为后期的中小学宣讲活动进行准备,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红色基因,争做新中国优秀的时代新人,营造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欢庆年青团成立100周年;
21.jpg
(图为王稼祥纪念园中展图周秋婷供图)
参观结束时,队长代表本队在纪念册上留言,表达了我们对王稼祥同志的敬佩之情,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和担当。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王稼祥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愧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和新中国优秀的外交家。我们今天纪念和缅怀王稼祥同志,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王稼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立志革命是他的终生理想,特别是面对极端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和复杂的党内斗争,他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研究和解决国际和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党的许多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站:新四军第七师机纪念馆
2022年6月21日,滁州学院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组织前往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进行线下调研,其中主要成员包括兰清阳、陶思远、汪宇翔和徐晶。
23.jpg
(图为参观合照 兰清阳供图)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为参观旧址,在此次参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烈士们的生活环境,包括卧室、办公室等,以及他们各自的生平介绍。由此可以感受到烈士们秉持平凡本色,坚守赤诚初心的英雄精神以及勇担时代重任的作风;参观学习新四军精神,"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神,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然而时代更迭,这样的精神应该与时俱进、被赋予新的内涵。现在的新四军的精神,不是冲向战场奋勇杀敌,而是勇敢顽强,努力拼搏;不是吃糠咽菜,过苦日子,而是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百折不挠,我想这些,应当永远不会过时。此地已成为一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旅游探寻之所。现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皖江儿女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在这里曾经度过了他们的战斗青春,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其辉煌的业绩载入革命史册。
25.jpg
(图为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旧址兰清阳供图)
第二个部分为参观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里面记载着无数勇士们的抗日经历和日军的残忍暴行,让人不禁感慨巍巍中华,日益曾辉。我们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资源稀缺、供应困难的旧中国,从他们斑驳的岁月中体会到那几年的艰辛。
26.jpg
(图为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兰清阳供图)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体会到:作为华夏炎黄子孙,享受着先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太平盛世之时,必要肩负起华夏使命,续中华民族之魂。古有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视死如归,戚家军所向无敌,今有黄旭华以国家之强大为己任,日夜辛勤工作,创造了中国核潜艇;冯炼将青春奉献给红军烈士墓,传承“愚公精神”,情怀不变,信念犹在。正是因为有这样为祖国赴汤蹈火的民族脊梁,我们的国家才得以于苦难中涅槃重生。
(三)第三、四站:无为市两所初级中学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国,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决定于2022年6月22、23日两天时间前往无为市石涧镇福路初级中学与石涧镇石涧中学进行宣讲调研,加强青年文化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员包括兰清阳、陶思远、汪宇翔和徐晶。
27.png
(图为小队成员在校门口合影 兰清阳供图)
首先小队成员于校门口集合,由陶思远同学电话联系了学校老师,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校长办公室,在征得了校长和班主任的同意下,本次宣传调研得以顺利开展。
28.png 29.png
(图为小队成员与老师、校长沟通 陶思远供图)
之后我们便来到班级宣讲,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拋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本次我们宣讲的主题是“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青年学子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心,把庆祝建团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
30.png
(图为陶思远同学在班级宣讲 兰清阳供图)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到革命圣地接受精神教育,为同学们简要的介绍了,本实践小分队本次实践的主要红色教育资源:王稼祥纪念馆、新四军七师纪念馆、芜湖市烈士陵园,探究革命事件“大学问”,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文化,展现中华文化风范。
32.png
(图为小队成员在班级与同学合影兰清阳供图)
最后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小队成员宣发了调查问卷来了解当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并与同学沟通交流,关于党史团情的了解情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
33.jpg
(图为同学们在填写调查问卷 兰清阳供图)
(四)第五站:芜湖市烈士陵园
6月28日上午,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来到芜湖市烈士陵园进行实地参观,成员包括兰清阳、汪宇翔、周秋婷、陶思远、徐晶以及提前联系自愿参加活动的四位青年团员。
34.jpg
(图为芜湖市烈士陵园中心广场周秋婷供图)
芜湖市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区东麓,与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相毗邻,占地66亩,共划分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四个主要功能区。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前往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献花哀悼以及重温入团誓词;二是进入烈士事迹纪念馆进行参观。
走进烈士陵园,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实践团成员仰望着高高耸立的纪念碑,缓步迈上石梯。在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进行了献花哀悼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向革命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便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集体重温了入团誓词,旨在唤起我们每一位团员的团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自觉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团结性。
35.jpg
(图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兰清阳供图)
实践小分队成员们追忆了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领悟伟大的抗日精神,敬献了鲜花,重温了入团誓词,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36.jpg
(图为实践成员陶思远献花兰清阳供图)
37.jpg
(图为实践成员汪宇翔献花兰清阳供图)
38.jpg
(图为队长兰清阳献花兰清阳供图)
39.jpg
(图为实践成员徐晶献花兰清阳供图)
40.jpg
(图为实践成员周秋婷献花兰清阳供图)

(图为实践成员集体重温入团誓词宣誓兰清阳供图)
之后前往芜湖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一件件烈士遗物,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年革命先烈为保家卫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歌。在芜湖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把步枪,这把步枪是当时英雄与敌人主要作战的工具。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雄手持步枪不惧生死与敌人极力斗争,为的只是保卫祖国。一部步枪见证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侵略的历史,同时也映照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类似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用生命去践行使命,用精神照耀前行之路。
42.jpg
图为一把步枪(兰清阳供图)
参观结束时,队长代表本队在纪念册上留言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行为表达了实践成员对当代青年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决心。
43.jpg
图为队长兰清阳在纪念册上留言(兰清阳供图)
44.jpg
  图为队长纪念册留言(兰清阳供图)
此次缅怀先烈活动开展,进一步坚定了实践成员秉承先烈遗志,同时也彰显了滁州学院的大学生风貌。实践小分队参观的同学纷纷表示,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努力做一个正直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好青年。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开展好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5.jpg
图为集体在纪念碑陵墓凭吊区集体合影(兰清阳供图)
46.jpg
图为集体在芜湖烈士纪念馆前合影(兰清阳供图)
四、  结语           
开展红色精神寻访活动。赴芜湖“重温红色经典,传播革命星火”实践小分队,本队共去往三处红色教育资源:芜湖市烈士陵园、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王稼祥纪念园,希望可以通过在这些地方的学习,提升对红色故事的认识,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意识,学习革命先烈的忠诚担当,勇往直前和临危不惧的革命气概。
为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积极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结合“三下乡”实践,前往无为市两所中小学进行宣讲,弘扬红色铁军精神,传播革命文化,鼓励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红色故事是优秀的教科书,当代青年是义不容辞的红色文化传承者。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老红军、老战士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亲历了我党的光辉历程,更加懂得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深刻体悟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们对历史的讲述深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的切身感悟,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注解,更是我们学习党史的重要资源。
当代青年学子更要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的,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收集与传播,先锋模范事迹和红色人物、红色故事,有助于帮助青年重温历史,厚植对英魂的敬意,收集相关调研问卷、进行数据整理、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一份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当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呼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青少年。本乡本土甚至本家族先辈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当地的青少年更容易代入,能够激发深度认同,从而激励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4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4-12 03:22 , Processed in 0.0329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