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85|回复: 0
收起左侧

[育儿问答] 期末成绩出来后,无论考得如何,请站在孩子这边!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
又快到年底期末考试时间,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内心都充满了紧张感。

分数、排名一出来,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弦。

虽然很多人都在呼吁:“别太在意孩子的成绩。”

但回到现实,看到孩子成绩单上的那串数字,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淡定呢?

尤其过年,亲朋好友相聚的场合又多,免不了聊起孩子的成绩,更是加重了父母的忧虑。

孩子考得好,父母还能略带自豪地说:

“还不错,每科都能在95分以上。”

考得不好,就变成了一种隐痛,聊着聊着有的父母便如坐针毡,连连摆手:

“别提了!我家这个小孩不行!”

孩子的成绩单,成为了家长的社交名片,这也让我们越来越不能平和地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成绩这个话题,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前,先给家长朋友们“降降火”。

01

成绩最大的意义是“诊断”

而非对孩子的否定

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总是习惯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学得好的就是“学霸”、“牛娃”,学得不好的就是“学渣”、“差生”,几次考试成绩就能将孩子“盖棺定论”。

很多孩子的价值感来源于成绩,学习刚刚开始几年,就被定义成“不是读书的料”。



事实上,日常考试对孩子最重要的意义,不是用来做筛选,而是“诊断”,它是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测验和总结,而从中发现的问题就是下一阶段学习的指导。

诊断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这才是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焦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即可,过多的批评打击没有必要。

而且,某次考试的分数体现出来的东西有其局限性,它只是孩子学习面貌的冰山一角,毕竟分数受多重原因影响,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也就是说,孩子这学期到底学的怎么样,一场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一次两次成绩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并没有父母想象中那么大。

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一次的成绩当做对孩子的衡量标准,考得不好就对孩子全盘否定,让孩子带着自卑学习。

期末再重要,也只是一场考试。

所以,当得知孩子成绩的那一刻,第一件事是看到并肯定孩子背后付出的努力,鼓励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接着,再来帮助孩子提高,尤其是学习习惯上的反思,坚持抓习惯,孩子的学习才能保持长久的势头。

02

越是不漂亮的成绩

越是反映出孩子的无助

前段时间,在同一天听到不同家长朋友说起这样两则故事。

一位妈妈留言:

她的女儿在读四年级,作业很多,经常写到半夜,但是成绩一直平平,家里人特别着急。

有一天放学,孩子把67分的考试试卷拿给她签名,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也许是感受到妈妈的心情,孩子跑到房间默默哭泣。

看到孩子在书桌前失落的背影,这位妈妈恍然意识到:孩子比父母更有压力。

毕竟孩子面临的不仅有考试的失败,还有最亲的人的失望。



另外一个故事:

有个11岁的男孩,学东西比较慢,平时又贪玩,渐渐变成了老师眼中“吊车尾”。

这对妈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全职在家带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心血,面对这样的结果,她根本无法接受。

于是经常对孩子又是吼,又是打,孩子却越来越沉默。

前段时间孩子数学考试又没及格,她怒不可遏,歇斯底里地吼道:

“你真的是猪脑子,别念了,你别念了!”

孩子咬着嘴唇,靠在墙边,一言不发。

这句话正好被孩子外公听到,他过来摸了摸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了句:

“小宝,学不好咱就慢慢学,慢慢学。”

外公一句“慢慢学”,让倔强地站在一旁的孩子泪如雨下。

这个平时打骂都不吭声的孩子,竟然会因为一句“慢慢学”而崩溃。

我们总是认为只有自觉的学生才会在意自己的成绩,那些越是学不好的孩子,对成绩越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所谓“差生”表现出无可救药只是一种假象,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无助一直被大人忽视了。

他们失去了父母的爱与支持,又不善语言表达,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自暴自弃。

如果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你就会发现他的心已经脆弱不堪,那个看到妈妈失望而默默在房间落泪的女孩,那个因为外公一句“慢慢学”而崩溃的男孩,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成绩越不漂亮,越能反映出孩子在学习上的无助。

台大教授周志文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们的教育,让“正常的”、成绩好的学生得到鼓舞,使他们自信饱满,却使一些被视为“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屈辱,让他们的自信荡然。

凭良心讲,那些被轻视的“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是更需要教导,更需要关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往往把这群更需要教育的孩子狠心地拋弃、不加任何眷顾。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这一点家长和孩子都要记得,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要变好,只不过有时候他管不住自己,以前的习惯没养好,能力没有跟上来。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成绩单上看到孩子学习上的无助,并且为孩子提供具体的帮助。

这也是告诉孩子,我们虽然在意分数,但我们也懂你的痛苦,理解就是所有改变的开始。

03

不管孩子考多少分

接纳是第一位的

天下的父母,从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抱着巨大的期待。

这种期待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孩子学习之路没有那么顺利的心理准备。

毕竟普通班级里40个孩子,成绩优秀的也就前10名,剩下的30个孩子在中游、在下游,而且年级越往上,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注定了几家欢喜几家忧。

即使不愿相信,但忧愁可能是我们的常态。



我们能做什么呢?

试着接受孩子现阶段的水平,学得好,我们继续鼓励支持;学得不好,不要急,不要放弃,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指导和关心,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成绩没有达到期望,不仅会攻击孩子,而且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

孩子某次没考好就陷入焦虑: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吗?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怎么办?以后上不了好大学,这辈子不就完了吗?

这种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打击、否定和逼迫。

很多读小学的孩子,明明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学习就已经带给他极其糟糕的感受。

一张成绩单,就这样毁掉了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比孩子更加需要抗挫力。

我始终相信,如果父母能有平和的心态以及怀有对孩子的信心,更能帮助孩子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种种问题。

虽然这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但是至少能养出一个快乐、自信的孩子。

未来某一天,当孩子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学习之路,他会感激你,因为你给了他尊严。

父母的心态是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积极的父母传递积极,悲观的父母传递悲观。

而好的教育,要让孩子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正如纪录片《差生》中一位妈妈曾说:

“我一直相信孩子,不忍心过多责备他。因为当孩子落后时,他会感到疲倦、被攻击,这时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家是安全的。”

有父母“兜底”的孩子,孩子对学习越是有信心。

所以,不管期末成绩怎么样,也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学习是场马拉松,跌倒再爬起来,来得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1 18:57 , Processed in 0.0642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