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55|回复: 0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孩子偷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4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7-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在教育过程中
    家长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可是下面这位家长的举动
    竟让民警匪夷所思

    近日,江苏南通,
    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

    民警细问之下得知,
    原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
    为去同学家玩偷拿父母100块钱。
    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
    男孩认识到错误向父母道歉,并将剩余50元归还。

    同时,民警对两位家长也进行了教育,
    应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不应让孩子害怕警察。

    类似新闻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就刚过去的6月份
    仅媒体报道的就有不少

    微信截图_20210707172112.png

    对于警察的一番话

    网友们也有不同看法

    有的人认为

    上述父母的教育方式过激

    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害怕警察

    微信截图_20210707172130.png

    同时

    也有人认为父母这样做“没毛病”

    偷盗就是犯法的

    微信截图_20210707172140.png

    当事民警说
    家长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
    对小朋友进行教育
    要让孩子知道遇到危险的事
    可以找警察帮忙
    而不应该让小朋友害怕警察

    微信截图_20210707172201.png


          民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的去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用“恐吓”等手段来教育孩子。


    现代孩子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下家庭教育中还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出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上还是出现在家长的教育方法上,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长辈教育观点存在分歧

          随着多长辈、少后辈现象的凸显,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家长个人经历、生活年代、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思想观念、素养等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长辈们的意见首先出现了分歧,这种不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父母不一致、父母与祖辈不一致和祖辈们不一致。在这种时候,孩子是最高兴的,他们往往会旁观这一切,并暗自高兴,最后倾向利于自己的一方。家长在对峙一教育失败而告终,时间久了,孩子学会了把利于自己的一方作为避难的港湾。



    二、忽视孩子的特点


    用成人的要求衡量孩子

          长期以来,家长们都信奉:“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这句俗话,以为自己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实施教育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家长给予孩子们的都是他们需要的吗?为什么孩子总是不高兴、闹情绪?这正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们习惯了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当成自己的某种精神寄托,期望他们按照自己给他们设计的轨道发展。三岁学英语、五岁练乐器、6岁学奥数……孩子没上学就已经整天奔波于各种特长班,久而久之孩子厌烦这种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消极的做法——去上课却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家长会因为自己的良苦用心被孩子辜负而极度失望。殊不知,其实孩子已经被这种痛苦折磨了很久,才做出了反抗。

    三、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我们的孩子唱的是《劳动最光荣》的歌,却从没有机会体验劳动的乐趣。在成人的意识里劳动是辛苦的,孩子太小,不应该受这种苦。幼儿园曾对大班77名幼儿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想要自己动手拨煮鸡蛋的幼儿是62人,知道怎样拨煮鸡蛋的幼儿有57人,而真正自己拨过煮鸡蛋的幼儿只有11人。不仅如此,我们在对家长的调查中也发现397人中仅仅四、五十人回答“希望孩子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多数还是认为“家务活儿父母做就行了”。


          要知道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这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家务活儿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早在北齐,文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提出了“人生幼小当早教”的观点。夸美纽斯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所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去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如果孩子不能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长大了就会“眼里没活”“不会心疼人”“不懂事”。如果不想让孩子一辈子不爱劳动家长不妨尝试有计划的引导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

    四、只重言传,忽视身教和环境影响

          家长往往会觉得,只有说透了,讲通了,孩子才会懂,懂了才会理解。所以家长习惯了把“说”作为教育的唯一方式,感觉这是最便捷、最奏效的教育方式,这种说教中表扬太少、批评太多,甚至有些家长会说:“看看某某小朋友,比你强多了”,渐渐的孩子却越来越厌烦家长的唠叨,轻者充而不闻,甚者将耳朵掩起,家长生气却束手无策。

    五、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闹得满城风雨;西宁市18岁的魏某因不堪忍受家长要其在高考中考取本科院校的压力,竟连砸带掐,将生母杀害……让全中国人震惊,都说当今社会需要人才,这个人才一个重要的前提首先是有健全人格的,所以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六、过分保护,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发展

          这是随着80后进驻家长行列出现的一个新的家教问题。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已经是独生子女,到了独生子女的子女这一代,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家长怕自己的宝贝吃亏,所以经常灌输“自我知识”,习惯让孩子牵着自己的手慢慢长大。日积月累孩子们觉得外面危险很多,需要家长保护的思想逐步升级。另外也有一些家长为了蔽护孩子的某些缺点(口吃、个子小、动作发育迟缓等)而不愿让孩子与人交往。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13 21:35 , Processed in 0.0535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