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柒007 于 2021-3-5 10:00 编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如何擘画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将受到外界的重点关注。今天下午15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顺利举行,#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便迅速冲上热搜榜第一第二。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和另外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用手语“演唱”国歌,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年一度的重要政治活动,两会已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内外政策走向的窗口。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历史任务,两会上一些核心议题也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教育向来是全国两会的热点,尤其是小学教育常常成为舆论场“论战”的热门话题。面对小学生作业繁重的问题,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关于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是否可行也将成为广大民众关心的议题之一。
一次吸毒,终身禁演
近年来,明星吸毒对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树立不良榜样,影响青少年是非观的形成;允许吸毒艺人复出,会玷污娱乐圈风气,规定“一次吸毒,终身禁演”,可以加大公众人物吸毒成本,形成一定的法律威慑,对净化社会风气、影响健康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明星们具备极大的流量关注度,两会代表的这次提议将“一次吸毒,终身禁演”写入法律法规当中将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不久前,中国庄严宣告: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接下来,中国仍然面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重点任务,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设置了5年的衔接过渡期。脱贫摘帽之后如何防止返贫?怎样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些事关民生的议题将成为两会关注焦点。
“碳中和”路线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在地方两会提出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深化碳交易试点方案后,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关于碳中和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点。
公共卫生防护网
在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国的抗疫斗争波澜壮阔、可圈可点。但也不能忽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漏洞,比如疫情之初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物资储备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畅等。艰苦卓绝的抗疫实践表明,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次两会是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完善制度的重要契机,期待代表委员们能够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填平补齐短板建言献策。
人脸识别
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如何防止人脸识别等技术滥用?怎样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兼顾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刷脸时代”带来的新课题等待解答。
反家暴
今年,全国妇联将提交《关于公安机关设置反家暴工作专项统计的提案》,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作为专项统计指标,做好涉家暴案件的信息登记,督促基层执法人员规范性执法。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满5周年,反家暴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性别差异教育
今年1月,青少年“阳刚之气”培养等相关话题曾引发热议。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两性间的平衡。加强有区别的性别教育,开展有区别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等知识。性别差异教育被多位全国两会代表提出后,也将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
关于全国两会,你还知道多少?今年的全国两会又有什么不同?快来了解一下!
戳长图快速了解全国两会
来源 :人民日报、中国网、广东共青团、越秀青年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