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5|回复: 0
收起左侧

[本地资讯] 注意防范!滁州有59处地质灾害隐患,具体位置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3 08:35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6-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6月2日上午,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过宣传介绍《滁州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内容,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了解,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602150202.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0年我市汛期降雨量与往年基本持平,极端天气数量增多。结合2020年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情况、地质环境条件和历史数据分析,极端天气引发高陡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发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汛前调查,全市确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59处。重点防范区段如下:

      (一)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
      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丘陵山区的切坡建房和公路、铁路交通工程建设,影响山体的稳定性,极端天气易引发岩土崩塌、滑坡。

      (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
      定远县石膏矿、盐矿、琅琊山铜矿周边(废弃古矿井、巷道)等地下开采区域,极端天气和人为活动易引发地面塌陷。

      全市11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责任单位情况如下:

      1.琅琊区龙池花园小区西侧崩塌,责任单位为琅琊区政府。
      2.琅琊山风景区欧阳修纪念馆院内南侧崩塌,责任单位为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
      3.南谯区大柳镇政府东100米处省道南侧崩塌,责任单位为南谯区政府。
      4.南谯区沙河集水库大坝东南端小姑山滑坡,责任单位为市水利局。
      5.全椒县马厂镇铜井村姚村组滑坡,责任单位为全椒县政府。
      6.全椒县马厂镇铜井村河南村民组滑坡,责任单位为全椒县政府。
      7.来安县杨郢乡志凡村槽坊组滑坡,责任单位为来安县政府。
      8.来安县施官镇东寺港水库坝体西端滑坡,责任单位为来安县政府。
      9.明光市韩山路北段韩山社区崩塌,责任单位为明光市政府。
      10.定远县定城镇解放村原定远石膏矿地面塌陷,责任单位为定远县政府。
      11.定远东兴盐矿地面塌陷,责任单位为定远县东兴盐矿。

      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5-9月,其次为1-2月。全年应加强防范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及早部署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组织编制和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水利、住建、交通、教育、文旅、卫健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进一步建立联防联控的日常联动协调机制,做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深入排查隐患,实施综合防治。

      各地要对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隐患点,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专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在灾害隐患点公布预警预报方式、防灾避险路线、应急避难场所和自救互救方法。要全面开展以搬迁避让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对已完成治理的工程,要加强监测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认真开展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期巡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紧盯重点时段、重大隐患和重要地区,将人口集中的村组、居民区、学校、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和交通、电力、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作为巡查排查的重点,全面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变化情况;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地质灾害数据库填写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责任人和防治措施。

      (三)推进网格管理,强化监测预警。

      各地要全面实施“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网格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管专管员工作职责;要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作用,健全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应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四)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处置能力。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配合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矿山企业)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信息;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突发性地质灾害要在1小时内向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报告;要逐个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开展隐患点周边居民、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将预警预报方式、防灾避险线路、应急避难场所和自救互救措施等细化落实到位,提高各单位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应急求生逃生能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保障能力。

      各地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预算,专项用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综合治理、监测预警、避险转移、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群测群防等工作;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技术指导水平,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能力,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中新科技手段运用,坚持群测群防与科技手段并重,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研究,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1 16:27 , Processed in 0.0857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