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48|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滁州师出教育」滁州教师考编教综-教综之“人物篇”(七)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8 16:06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皮亚杰: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 ,提出德育的道德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这一学说的特征有: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认知发展产生于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应和积极操作。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提出认知发展的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

    感知运动阶段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另一个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前运算阶段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守恒的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也称为无律阶段。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5—8 岁),也称为他律道德阶段。他律阶段的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的;完全服从于成人或规则就是对的;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

    (3)可逆阶段(8—10 岁),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公正阶段(10—12 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2016 安徽 2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无律阶段、他律阶段到( )

    A.超律阶段

    B.节律阶段

    C.纪律阶段

    D.自律阶段

    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提出内--外型人格类型学说,外向型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善于交际,反应迅速,内向型表现为感情沉稳,谨慎多思,不善交往,适应环境能力差。


    桑代克: 美国心理学家,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关于遗忘,桑代克提出消退说,这种学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及时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造成的。如果不再进行识记,记忆绝不会恢复,它会导致永久性遗忘。桑代克根据“饿猫实验”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论) ,主要包含三个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在学习迁移领域,桑代克强调迁移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称之为相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


    2014 安徽 2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

    A 联结--试误说

    B.顿悟说

    C.认知-目的说

    D.认知-发现说


    瑟斯顿: 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计量学家,提出智力群因素理论,根据测验结果,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森田正马: 日本精神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疗法用于治疗强迫症,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态度。


    舒茨: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提出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


    舒尔茨: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2017 安徽 9.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享用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4-4 18:41 , Processed in 0.0301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