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504|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滁州师出教育」滁州教师考编中学地理-拉丁美洲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8 16:06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地理概述

    1. 范围和国家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纬度大致在25°N~55°S之间,经 度大致在35°W~80°W之间。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 利等。

    2. 南北岛屿

    北部有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火地岛是拉 丁美洲南端最大的岛屿,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3. 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4.气候

    以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的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1) 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2) 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 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 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山麓,使这一 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1. 热带雨林

    (1)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 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 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 候区。

    (2) 热带雨林的危机

    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还是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 是人类珍贵的宝库。但由于人类掠夺式的迁移农业,砍树烧荒,播种农作物,以及世界伐木公司的掠夺式开发,导致了热带雨林的严 重破坏,热带雨林的破坏,将会导致全球升温,沿海低地面临受海 水侵吞的危险,这已成为全世界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2. 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 自然资源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 (伊塔比拉铁矿);智利、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 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大 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亚 马孙平原;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 懒、大食蚁兽、卷尾猴。

    (—)居民和经济

    1. 人种与语言

    混血人种占多数;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 人口

    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等人口稀少,西印度群岛、 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人口稠密。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人口自然增长 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 内卢人口多在1 000万以上,城市化进程快。

    3.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 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 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4-5 00:47 , Processed in 0.0556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