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3|回复: 3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战“疫”,90后崛起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ccec6a76b4d18c01abcc9de941ad9196.jpg


2020年3月8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降到了50例以下。


这一天,武汉人纷纷在朋友圈晒出爱心菜拼图,武汉大学向全体援鄂医疗队员发出了 3 年免预约赏樱的邀请。


沉闷了 40 多天的中国,随着春天的脚步,氤氲出许多明媚的色彩。


这一天,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发布了“亲爱的你,三八节快乐”的报道,里面的9位年轻女性都是此前推出的“战‘疫’青年 封面人物”。


她们,是众多在一线抗疫的 90 后中的一员。


据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透露,在全国4万多名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中,有 12000 多名 90 后、00 后的年轻人,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


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过去的“小皇帝”、小萝莉,今天已成长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了国家的希望。


2003 年,非典爆发时,他们还懵懂无知。


2008 年,汶川地震时,他们尚青春年少。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时,他们说“是时候出一份力了”。


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四天三夜,骑行了 300 公里,24 岁的社区医生甘如意说:“医护人员就像士兵一样。病人来了,医护人员就要冲到一线。”


大年初一,湖北蕲春的护士陈阿香抱着 2 岁的孩子,辗转多省,步行 80 公里归队抗疫。她说:“少一个就少啦。”


1990 年出生的方舱播音员华雨辰,用行动宣告:“我们自己的城,我们自己守。”


他们,在人民需要时舍生忘死。


1 月 15 日,29 岁的住院医师夏思思刚下夜班,接到任务,便折回医院参与救治,从此再没回来,留下年仅 2 岁的孩子。


29 岁的医生彭银华,拼命工作,偶尔也会打打游戏,去世前,还没有来得及举办婚礼。


1996 年出生的护士李慧,冒死请战:“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


26岁的山东援鄂队员王冰在湖北黄冈和救命恩人并肩抗疫,他把这份舍生取义理解为薪火传承。


“摆渡人”90 后郑能量立下了生死状: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


他们,在社会期盼时扛起责任。


1991 年出生的工地技术员黄甜,用半个月奋战,和几千位同伴建造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29 岁的工程师张积财,用一个个指标数据扛起了为前线赶制“战袍”的重担。


95 后乘务员杨颖顶班上岗加入青年突击队,组长为她点赞:“关键时候,能站出来,敢扛责任。”


他们,将承受苦痛视为成长启蒙。


经历了生死 22 天,武汉青年邵胜强体会同胞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你的人”。


在武汉待产的准妈妈田丹英,感到“人生之所以丰满,是因为成长路上的风雨和泥泞,填补了阳光照不到的缝隙”。


坚守在村庄抗疫的一位 90 后,在孤岛上看到了烟雨蒙蒙的希望,“作为青年,在这个时代,要学会成长和担当”。


一位 90 后教师开启网络直播时告诉高三的学生们:“在十七岁的年纪,生活与岁月给予你们一堂生动的示范课——人生的习题纷繁,但溯其根底,却终归一题: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医院里、高架上、地铁站那些匆忙的身影,让南京的一位大学生听到了心中水滴的声音:生命之所以可贵,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生命背后复杂的意义。


苦难是时代的启蒙者。


苦痛总与人生相关联。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在这场国难中,90 后们看到并成为了灵魂里有黄金的人。在这场疫痛中,90 后们崛起为一个有力量的集体。


他们,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团员,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有的是社区工作者,有的是青年突击队员,有的是青年志愿者,这种有组织的、集体的、社会的集合性力量,把一个个普通的90 后个人变为一股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决定性的力量。


他们,把理想化为内在的信念,变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激励他们行动的力量。


他们,不是在幻想中,而是在轰轰烈烈的战“疫”行动中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历史、书写未来。


他们,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在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担负起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100 多年前,秋瑾高呼的力挽乾坤,就是要青年们担负起复兴民族精神的责任。


这场大战,为崛起的 90 后标注了印记。那些一同抗疫的先行者,如钟南山、李兰娟,则是 90 后群体崛起的启蒙者。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疫情总有离开的时候,不是熟睡的时候,而是一觉醒来,樱花盛开的时候。


2020 年春天,我们共同走过。


1d269701964b5659efc8f06d4dde0b1f.jpg 28dad61bbe8ed29f17feac7e44624ce0.jpg 9296c482db6c68a459e4bb2e7bb7d325.jpg d6e60066f450472051249a9fa5099758.jpg cbc2de003a66dde411c59834ff5e6eb6.jpg e0aeb46d70377fbafb2e2f845623232f.jpg e9ddc6913358ae2672bf30b21f18f841.jpg 218dc681e48960619c37a84d867acf7e.jpg 10fa1ff5402e586330bad1a85c13fae4.jpg 7bebe72625d6e36186c119f0d29b784f.jpg 2c8709a763c029036aff0fff0f773ad6.jpg 8d491fc06d346871c5faf2160c71ec49.jpg 1ff5c2bed0e296d9cd24a4b3d752f7f1.jpg 9ba8f9fb0170180df0466743e3a6144a.jpg 44a217d4f31b6df037d77fe264148cfe.jpg


7cbce5b0972b49af588ae5ed1c83d939.jpg
75f3592278cdcba712ecf020899c9574.jpg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5-23 16: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3-1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1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1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90后,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2 04:03 , Processed in 0.10300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