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23|回复: 1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在办公室要戴口罩吗?工作餐怎么吃没风险?回家需消毒?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近日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50问》包括日常防护通勤办公消毒求医问药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10个问题你关心的全在这里↓↓↓
日常防护篇

Q:新冠肺炎病例越来越少,是否可以出门活动了?
A: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出门活动依然有风险,市民们不能有麻痹思想、松懈情绪,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Q:室外温度较低,是不是可以不开窗通风?
A:开窗通风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确保室内外空气充分流通和交换; 通风时请注意保暖。


Q:在户外必须佩戴口罩吗?
A:在人少空旷处或独自驾驶车辆时,可以不佩戴口罩


Q: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佩戴护目镜?
A:病毒飞沫入眼导致肺部感染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普通市民外出时可不用佩戴护目镜。但仍应与人保持一定距离,不用手揉眼睛


Q:出门需要戴手套吗?
A:可以通过戴手套降低接触传播风险,但戴不戴手套都要勤洗手

Q:特殊时期应注意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A:
■ 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食品,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材
■ 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坚决不食用野味



Q:新型冠状病毒会附着在蔬菜和水果上造成传染吗?
A:这种概率很低。食用前先用流水清洗,建议蔬菜不要生食,水果尽量削皮


Q:接收快递应注意什么?
A:做好个人防护,处理包装后及时洗手


Q:小区里有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会传染吗?
A:不必担心,专业机构和社区会对相关人员做好隔离健康观察,并落实相关消毒措施。


Q: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吗
A: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但仍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通勤篇

Q:疫情期间,哪种出行方式最安全?
A:做好个人防护就可以安全出行;如果距离较短,建议步行或骑行


Q:乘坐公交时,如何做好防护?
A:上车先扫“防疫登记二维码”[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8)]全程佩戴口罩,候车与乘坐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适当打开车窗,不交谈,少触碰车内物品,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Q:在乘坐公交、地铁时不可避免会触碰扶手等,会不会有风险?
A:不用过于担心——■ 记得乘车时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 下车后及时洗手,或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


Q:乘坐地铁有哪些注意事项?
A:■ 提前查看车辆运营信息,减少候车时间;■ 尽量错峰出行,全程佩戴口罩■ 上地铁先扫“防疫登记二维码”■ 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有条件时分散站立,少触碰车内物品,下车后及时清洗双手。


Q: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通过地铁票传播?
A:概率极低。上海地铁启用了备用车票,确保当日单程票只使用1次,不再循环,并使用碘伏对地铁车票进行消毒。最好使用个人交通卡或手机APP支付


Q:乘地铁发现有人摘下口罩怎么办?
A:■ 如发现有乘客未佩戴口罩,请提醒;■ 如对方仍未正确佩戴,可联系车站工作人员或拨打上海轨道交通服务监督热线64370000或拨打110


Q:搭乘出租车需要注意什么?
A:■ 司机和乘客都要佩戴口罩,后排就座,开窗通风;■ 记得扫“乘客登记二维码”■ 尽量使用手机APP支付,下车后及时洗手。


Q:骑共享单车应如何防护?
A:■ 骑行前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车把手,也可佩戴手套■ 骑行时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 抵达后及时洗手。


Q:私家车需要消毒吗?
A: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处理,做好通风即可。


Q:搭乘单位班车如何防护?
A:按指定位置就座,尽量留有间距,戴口罩,不交谈

办公篇

Q:出现发热还可以上班吗?
A:如体温异常应居家休息,及时报告单位,及时到医院就诊


Q:乘坐电梯应如何防护?
A:佩戴口罩■ 等候电梯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交谈;■ 触摸电梯按钮后应及时洗手,没洗手不摸眼口鼻


Q:办公时需要戴口罩吗?
A:多人办公时应佩戴口罩,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Q:办公室环境需要消毒吗?
A:■ 一般不需要;■ 应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通风时请注意保暖。


Q:办公物品需要消毒吗?
A:可经常使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对键盘、鼠标和电话等常用的办公物品进行擦拭消毒。


Q:参加现场会议应如何做好防护?
A:■ 控制会议时间和规模,会场注意通风;■ 参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座位保持一定间距■ 如使用话筒,结束后可使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Q:就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 错峰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尽量打包后带回办公室单独进餐■ 食堂内保持间距就座,尽量不要面对面坐,不摸手机、不交谈;吃饭前最后一刻摘掉口罩,吃完饭后尽快佩戴。


Q:和同事讨论工作时如何防护?
A:■ 尽量通过电话、网络进行沟通;■ 当面交流应佩戴口罩,并适当保持间距;传阅纸质文件后尽快洗手


Q:如何做好外来人员的管理?
A:■ 应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访客登记;■ 推荐使用“随申码”核验健康信息■ 交流时双方都要佩戴口罩。


Q:每天下班回家都需要洗头吗?
A:一般不需要;只要正常清洗即可,过于频繁反而会伤害头发;外出也可以选择戴帽子。

消毒篇

Q:居家环境应如何消毒?
A:■ 一般不需要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经常通风和定期打扫即可;门把手、灯具开关、遥控器等物品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Q:家用空气净化器能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A:常见的家用空气净化器通过吸附作用过滤空气污染物,一般没有杀灭病毒的功能,也不一定能过滤病毒。使用空气净化器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也需定时开窗通风


Q:如何对手机进行消毒?
A: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时从上到下沿着同一方向轻轻擦拭手机表面,记得屏幕、背面和侧面都要擦拭


Q:回家后怎样对外套消毒?
A:一般不需要,尤其不要用75%酒精进行喷洒消毒;外套应挂在通风处,勤换洗、常晾晒。


Q:鞋子应该消毒吗?
A:一般不需要对鞋子消毒,建议回家后在门口换鞋,并放置在通风处。


Q:需要经常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吗?
A:一般不需要■ 日常采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按七步法要求正确洗手即可。■ 不便于洗手时,可临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Q:口罩能用75%酒精消毒后重复使用吗?
A:不能,会影响口罩的防护效能。


Q:卫生间里的干手器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A:不能,干手器只能用于手清洗干净后的烘干。


Q:小区门口的消毒通道有必要吗?
A:没有必要,过度消毒也是毒。


Q:含氯消毒剂怎么使用才科学?
A:■ 根据消毒对象,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 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不要和洁厕灵等清洁剂混合使用■ 盖子拧紧后存放在低温、阴凉及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求医问药篇

Q:如果有发热症状,是否有线上咨询的途径?
A:可拨打本市发热咨询热线33672885、33682885,通过 “新冠工作室”微信小程序和各家医院开通的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获取相关资讯。


Q:出现发热或可疑症状,就医途中应该怎么做?
A: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Q:去医院就诊应如何准备?
A:目前医院门诊实行“全预约就诊”,提前关注医院开诊信息,分时段预约挂号,错峰就诊。对预约有困难的老年患者,医院提供现场服务和帮助。


Q: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应如何做好防护?
A:全程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 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 及时洗手,可携带免洗手消毒液,随时保持手卫生;■ 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在院时间。


Q:就医后回家要怎样做?
A:■ 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并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认真洗手。佩戴的口罩应弃用■ 并注意自我健康观察。


Q:孕妈妈如何选择就医?
A:■ 产检应前往建档医院;■ 如非产检,尽量就近就医。定期产检很必要,即便疫情期间也要重视每一次产检■ 孕妇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且本人14天内有疫情高发区旅游史、居住史或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史,应去指定医疗机构尽快就医。


Q:疫情期间疫苗接种怎么办?
A:■ 应根据接种门诊新预约通知前往,或主动向门诊预约接种日期;■ 犬咬伤患者,应立即前往本市犬伤处置门诊接受规范处置。


Q:慢性病患者在使用长处方药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认真了解关于药品储存、规范用药、病情监测等信息,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家庭医生或就医。


Q:抗生素是否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A:不能。抗生素不仅没有预防效果,滥用还可能会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耐药性等问题。


Q:有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吗?
A: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2 06:12 , Processed in 0.0819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