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油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月份南谯降水偏多,土壤湿度大,气温适宜,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发展。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菌核病侵染和传播。目前,南谯油菜生长处于抽薹后期,即将进入初花期,当前油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重视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以便及时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摘除基部病叶带出田外,减少二次侵染。 适时开展化学防治。①初花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以上、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进行第一次用药防治,②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防治。大发生年份高产栽培区第二次防治后7-10天再治一次。 防治用药:亩用有效成分菌核净40-60克,或腐霉利37.5克,或啶酰菌胺15-25克,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同时可结合叶面喷施硼肥,防止“花儿不实”现象发生。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地近期仍有雨雪天气,2月下旬最高气温将回升到10℃以上,杂草将进入生长高峰期。由于冬前干旱少雨,小麦播种出苗迟,封闭除草效果好等因素影响,杂草发生较近年同期偏轻。近期区植保站近日普查,一般田块杂草密度为22-589株/平方米,平均107.4株/平方米,超过防止标准。现提出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如下。 根据气温变化,开展化学除草。各农户应根据气温变化,在小麦拔节前且平均温度稳定在5℃以上,根据田间不同草相,选择好所需要的除草药剂,做好化学除草工作。 严格掌握用药量、施药时期和用水量。用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小麦拔节后对药剂十分敏感,绝对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注意喷药后3天内无雨、无低温寒流。化除结束后,要将喷药机械清洗干净。 做好麦田清沟沥水工作。春季多雨水,要做好清沟沥水工作,防止小麦渍害发生。圩区麦田尤其要重视清沟沥水工作,已经开沟的要及时疏通沟系,保证排水通畅,做到雨住田干,沟无积水,降低麦田土壤湿度,促进根系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