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91|回复: 0
收起左侧

[本地资讯] 全市推广,“安徽健康码”来了!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5-23 16: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2-2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各县、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快“安徽健康码”推广使用并与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的通知》(皖疫控办〔2020〕155号)精神,经研究决定,自2月28日起,在全市推广使用“安徽健康码”(简称“安康码”),通过采用“一人一码、一码三色”方式,让出行人员通过自助填报、主动登记,实现进出城、往返家、上下班、采购物等“亮码”通行。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社区综合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实现特殊时期动态健康认证,对个人情况和出行轨迹精准掌握、溯源管控,把闭环管理落实落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领使用“安康码”
    城乡居民和拟返(来)滁人员,可使用“皖事通”APP或支付宝“皖事通”小程序在线登记相关信息,申请“安康码”。老人、儿童及其他无法自行申领人员,可以由家庭成员或共同出行人员代为申领。系统以个人自行申报健康信息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分析判定自动授予一种颜色(红黄绿三色)“安康码”。(《“安康码”申领使用操作指南》见附件1)
    个人信息填报要求
    市民须如实填报个人相关信息,如信息填报不实导致相关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市民个人信息数据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切实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安康码”适用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率先推广使用“安康码”,并逐步推广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农村等场所。

    核验端申报流程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全市核验端帐号的分配、管理工作(《“安康码”核验端使用操作指南》见附件2)。各地各部门申请核验端帐号时,需填写《“安康码”核验端申请表》(见附件3),并加盖公章。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辖区内企业由园区管委会核准汇总,扫描或拍照后发送邮件至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邮箱:czwsdck@163.com,同时提供电子版表格)。各县(市、区)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住宅小区核验端帐号的申请工作,申请帐号收集核准后,由各地数据资源管理局统一报送至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进行帐号分配。(《“安康码”操作使用咨询电话》见附件4)
    有关要求
    (一)广泛推广使用。各地各部门要采取门户网站、广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引导本地本部门推广使用“安康码”。要将申领和使用方式在公共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方便群众使用。

    (二)提升精准管理水平。推广使用“安康码”,是落实精准防控、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主动应用和拓展“安康码”使用场景,强化对人员流动的精准管理。
    (三)加快推进“安康码”和电子健康卡系统对接,适时推动并行注册申领,推动信息互通共享。
    滁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020年2月28日
    附件1:
    “安康码”申领使用操作指南

    一、“安康码”申领渠道
    渠道一:
    通过“皖事通·慧滁州”APP申领

    第一步:“皖事通·慧滁州”APP下载注册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手机“应用商城”直接搜索“皖事通”,下载注册。


    9deb3f166cf1f53fea1db151ae59d83f.png
    图:“皖事通·慧滁州”APP下载二维码

    登陆注册使用说明:

    1.打开“皖事通”APP,点击右下角“我的”,点击“登陆/注册”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已注册过的直接登录。

    2.如果忘记密码的用户,请点击“忘记密码”进行找回。


    0875e84b6cdcf00992238a8384d8af79.jpg

    第二步:在“皖事通”APP主页面左上角手动选择“滁州市”,“滁州疫情防控”模块下,直接点击“安康码”。


    e58888154cba3fe35ac3a0cbae010706.png
    渠道二:
    通过支付宝“皖事通”小程序申领
    在支付宝内搜索“皖事通”小程序选择“滁州市”,注册登陆后点击首页“安康码”。
    二、“安康码”申领步骤
    1、点击“安康码”并申领,自主上报健康基本信息后,获得一个健康状况二维码(分为绿码、黄码和红码三种颜色,其中身体正常人员为绿码;身体有异常或近期到访过重点疫区等人员为黄码;确诊、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人员为红码;)。

    说明:如果误操作导致“安康码”申领错误,请点击“重新申领”,每个人有且只有一次重新申领机会,请谨慎填写个人资料。

    “安康码”申领界面图示如下
    ↓↓↓

    18087375bcea75a9ebca17417973e50a.jpg

    我的“安康码”界面图示如下
    ↓↓↓

    0166ed4013d35affb0bdb07b4c0aac02.png

    2、代别人申领
    老人、儿童等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或不便于注册的人员,可由已在“皖事通·慧滁州”APP申请了“安康码”的亲友代为登记相关信息申领“安康码”;


    f97db0ecf49545aa7d66746bcc92a456.png

    注意↓↓
    1.领取到绿色安康码的人员,标识为健康状况当前正常。当在网点核验、体温测量异常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转为黄色码或红色码。

    2.领取到黄色安康码的人员,需要实施7天以内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超过7天正常后,将自动转为绿色码。

    3.领取到红色安康码的人员,需要实施14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自动转为绿色码。


    15b3b728bb661bc5a322333d5dbe56f5.png

    请在每个健康核验点
    配合管理员进行核验

    附件2:“安康码”核验端使用操作指南
    一、自主扫码模式。
    (如小区、商超门口等)持有“安康码”人员在通行道口,用安康码页面的“扫一扫”扫描道口张贴的标识二维码,系统根据人员持有的“安康码”颜色和本道口通行规则自动判断通行资格;展示三色通行证,核验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后凭证放行。针对身体状况异常人员,核验人员可以进行异常登记,系统自动调整该人员持有的安康码颜色。


    3825ef6c44607785a274148e95ed8f6b.png

    二、核验扫码模式。
    (如交通出入口)持有“安康码”人员在通行道口,主动出示个人持有的“安康码”,针对绿色“安康码”,道口工作人员使用“安康码”管理平台进行扫码核验、测量体温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放行或异常登记。针对身体状况异常人员,核验人员可以进行异常登记,系统自动调整该人员持有的“安康码”颜色。

    7d722bbb559dcdb09d69a353ff0e3fbc.jpg

    三、老人小孩报身份证号码核验流程。
    已申领“安康码”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小孩等人群,核验时只需要向核验端工作人员口述身份证号码,由核验端工作人员通过录入完成核验;

    83bdda4d57520f389c5541cd4751dd7e.png

    四、注意事项。
    1.“安康码”在适用范围内通用,对于核验符合要求的,测量体温无异常后,建议核验点应予以进出。

    2.已申领“安康码”但未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不便的市民,可由核验人员协助完成登记。

    3.如核验、测温时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记录异常情况后可拒绝该市民进入。

    附件3:“安康码”核验端申请表

    25dc04553f1a40d26a2cc541a625d0e7.png


    e1358dd336aedfc55a0b07338d039518.png
    识别二维码
    可下载申请表

    附件4:“安康码”操作使用咨询电话
    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3087035
    琅琊区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2171030
    南谯区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3910197
    全椒县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2301008
    定远县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2565908
    凤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6721206
    来安县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5633503
    天长市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7043400
    明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0550-7130199
    efe24287fe378b13b78084f2af51432a.jpg
    6827a3956b43f15584dd9401a74ab04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2 07:58 , Processed in 0.1168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