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卡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省级、地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合作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发行的集成电路(IC)卡,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
社会保障卡的基本功能应用:
一是身份凭证功能。社会保障卡作为持卡人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业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
二是信息记录功能。在社会保障卡内或相关后台系统记录个人基本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键业务信息,形成电子形式的证件副本。
三是自助查询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卡在自助服务一体机或其他服务渠道连接后台系统,方便持卡人查询个人的就业、社会保障等信息及办理相关业务。
四是就医结算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本地和跨地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费即时结算,支持挂号、诊疗、妊娠登记、住院登记、购药等就医过程的信息服务,实现就医一卡通。
五是缴费和领取待遇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实现各类缴费和待遇领取。包括个人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人事人才考试缴费,各项社会保险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领取、报销费用领取、就业扶持政策补贴资金领取、重点行业(企业)农民工工资领取等。
六是金融支付功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目前,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应用为人民币借记应用,其使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
滁州市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于2013年5月启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坚持省市联动、应用为先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发和应用工作。 截止目前,全市社保卡发行累计382万张,覆盖93%的户籍人口。社保卡持卡应用项目已覆盖部颁102项标准应用。实现在身份凭证、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包括省内异地)、各类社会保险待遇领取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扣代缴、人事考试的身份识别、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结算等基本应用,推进使用社会保障卡代替就诊卡,实现港澳台居民办理社保卡,在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电子社保卡的全称为“电子社会保障卡”,是社会保障卡的线上形态和电子证照,是持卡人线上享受人社服务等民生服务的电子凭证和结算工具,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状态相同、功能相通,由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统一签发、统一认证、统一管理,全国通用。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社保卡多渠道签发和医保扫码结算。实现皖事通惠滁州、工商银行融E联、支付宝、建行手机银行以及人社部授权的其他APP渠道签发电子社会保障卡。申领人可通过电子社保卡查询个人参保信息、社保医保缴费和个人账户信息。在市本级三甲医院、天长市人民医院、凤阳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结算和大部分药店购药实现扫码实时支付,标志我市社会保障卡跨入线上线下的衔接并用的新时代。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签发16万张,医保结算49603人次,金额378万元。 创新社会保障卡申领服务模式,建立快速制卡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卡申领立等可取
由于社会保障卡发卡环节多、周期长,给用卡人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为此,我市顺应群众期待建立社会保障卡快速补换卡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卡申领、发放、激活、挂失、注销等办事流程,办事服务项目在网上公示公开,实现群众现场申领,立等可取。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推行申发放激活一站式办结,缩短发卡周期,我们将社会保障卡经办向银行窗口延伸,第一批全市新设立30个现场经办窗口(含县市区),其中,工商银行14个,邮储银行7个,徽商银行3个,农村商业银行5个,交通银行1个。申领人可就近到银行窗口现场申领制作社会保障卡,同时完成社保、金融账户激活手续。
在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将实施“一卡通”工程,大力拓展社会保障卡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应用。一是拓展社会保障卡公交应用场景,推进实现电子社保卡扫码乘公交。二是拓展社会保障卡图书馆应用场景,推进实现持社会保障卡进馆借阅图书。三是拓展社会保障卡在财政惠农惠民资金发放中应用。四是推进社会保障卡在旅游、民政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