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资支付,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我市推进整治欠薪工作,案件数、人数、金额较去年同比实现“三下降”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关将至,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以及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记者了解到,市人社部门一直坚持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推动劳动监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欠薪案件52起,涉及农民工2823人,金额3186.92万元,案件数、人数、金额较去年同比实现“三下降”。
依法查处,整治欠薪“绝不手软”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报酬是人社部门重要职责之一,对于欠薪的违法行为,人社部门表示将采取强力措施追究到底,“绝不手软”。
今年8月份,一起发生在滁城市区的重大欠薪案件,至今让执法队员记忆犹新。当晚,32名农民工通过投诉,称某建筑公司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经核查,这32名农民工自2月份起从事着空调水保温施工工程,可施工结束后,一直未能领到足额工资,欠薪达90.9万元。因涉及人数众多、拖欠数额较大,市人社局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立即召集施工总包单位、劳务企业、带班组长及农民工代表进行现场协商核对。经过连续10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所拖欠的工资现场如数支付,令农民工满意而归。
据市人社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欠薪案件52起,涉及农民工2823人,金额3186.92万元,案件数、人数、金额较去年同比实现“三下降”。
专户发放,多举措保障工资支付
2019年,我市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清欠工作呈良好态势。
在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完善方面,市级联席会议创新建立“1+3”组织体系,成立了住建、交通、水利领域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小组;同时,《滁州市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有效,截至11月中旬,我市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保证金、工资专户、按月足额支付制度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2%、90%,应急周转金制度基本覆盖到位;其中,市本级累计开设工资专户370个,通过工资专户为28.01万人次农民工发放工资26.96亿元。
此外,全市共办理投诉举报案件689件,协调处理631起,结案率100%;稳步推进联合惩戒欠薪,拖欠农民工工资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30条欠薪联合惩戒措施均已较好落实,“黑名单”管理办法推进有力。截至目前,全市公布3批次15起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例、纳入“黑名单”管理1起、公示行政处罚6起,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