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进位 今年以来,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占比始终高于8%,在全省位次较去年同期前进2位;累计增速年初以来保持全省第一,较去年同期前进3位。从企业效益看,1—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高于同期营业收入5.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截至6月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累计增长24.1%,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12.4个百分点,产值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31.1%,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居全省第3位,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全市工业基本面保持向好态势。
企业培育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企业128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644户,较去年底净增48户。其中,新投产申规企业达到17户,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重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6月份,全市4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697亿元,同比增长12.2%,约占全市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的40%左右。
小微企业培育加快“专精特新”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6户,市级352户,天长缸盖入围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上半年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市平均0.7个百分点。
项目落地建设稳步推进 大力度实施“双招双引”,上半年,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是去年同期的2倍。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及装备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总投资40亿元的米润智能出行消费品、总投资20亿元的长荣光纤光缆等项目顺利签约开工建设;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液晶显示器、总投资22亿元的隆基乐叶光伏单晶组件等项目顺利竣工。全市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8.2%,居全省第二位,较去年同期前移7位。全面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达46.4%,较去年同期提高3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创历史最好成绩。总投资16.9亿元的博西华洗衣机干衣机、总投资16.3亿元的康佳电子绿色智能工厂、总投资15亿元的英发睿能太阳能电池三期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全市“三个一百”工程总计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33个、新投产项目73个、新达产项目57个,均超过序时进度。
科技创新成效持续显现 加快研发平台培育。推荐长久专汽车等15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康佳同创等8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105家。加快新技术研发。制定《滁州市2019年“千企升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共312项,总投资57.6亿,1-6月开发新产品200个。全椒海螺建成投产我国首个智能水泥工厂,康佳电子智能工厂通过省级验收。截至上半年,36家企业获省机器人专项补助1228.1万元,19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1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上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739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5784户,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7万户,个体工商户20.7万户。聚力优环境、育主体、促双创、创品牌、搭平台、强服务,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上半年,共为全市企业降低社保支出近亿元,累计清理拖欠民企账款总额3.05亿元,目前已完成清偿1.9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推荐扬子空调等5家知名企业及产品参加央视宣传,积极打造我市民营企业对外名片。
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系列帮扶活动和春节前后企业遍访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坚持精准对接。1—6月份,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企业9080次,梳理企业问题1410个,解决企业问题1398个。继续开展全市工业“十强”、“十优”和市直“十佳”企业评选活动,出台《全市卓越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民营企业家评选办法(试行)》,积极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