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089|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心理学复习要点——认知发展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8 16:06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9-7-1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心理学复习要点——认知发展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概念&特点
    1.概念: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领神会”
    两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没有指向就不会有集中,集中是指向的体现和发展。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分类(简答题)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以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a.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新异性; b.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特殊情绪状态、直接兴趣。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a.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保持。b.合理组织教学;c.对兴趣的依从性;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两种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张起来的。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二、注意的品质(简答题)
    (一)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客观:a.被知觉对象的特点;主观:a.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b.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客观:a.注意对象的特点;主观:a.有无坚定目的;b.个人的主观状态。 Ps: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摇动)。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异,其关键是在于能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
    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四)注意到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客观:a.原来注意的强度;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主观:a.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互转换的灵活性;b.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它成人给定目的,需要他人不断地提醒和关照。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就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
    Ps: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注意品质:a.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b.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c.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d.要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简答题)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简答题)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3.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需要,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二)唤起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易集中;
    2.合理组织教学,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3.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采取各种方法防止注意力分散。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2.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变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地学习动机,并依靠动机调整注意,使之经常处于最佳状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1.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
    2.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3.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
    4.课要结束时,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的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选择题)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例如:盲人通过实践使听觉更加敏锐);
    3)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知觉
    (一)概述
    1.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
    a.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b.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知觉比感觉复杂。
    a.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b.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c.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
    d.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三)基本特性(简答题)
    1.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c.对象的活动性;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a.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b.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c.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式(受以往经验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
    2.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b.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c.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d.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能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重要条件。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3.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适应性。
    观察
    1.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b.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
    的重要条件;
    c.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d.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e.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f.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观察标本、演示实验)。
    2.模象直观:只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3.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二)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答题)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
    一、概述
    (一)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逻辑、情绪和动作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三)记忆品质
    1.品质:
    a.敏捷性。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确记忆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b.持久性。加强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的材料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c.准确性。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识记; 在复习时把相近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
    d.准备性。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提高记忆的方法):
    a.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记忆上的优缺点;
    b.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记忆规律学习知识;
    c.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知识才能巩固与更新。
    二、记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一)识记
    1.概念: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分类:
    1)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记。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后者。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客观:a.活动任务的性质。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效果就好;b.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数量少、有意义、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主观:a.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d.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一般说来,在积极态度下,人的识记效果好;e.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二)保持与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1.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2.遗忘及其规律
    1)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2)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客观:a.学习材料的性质;b.识记材料的数量;c.时间因素;d.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主观:a.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效果好的多)&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b.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反之)。
    3)压抑(动机)说。由于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舌尖效应”。
    ★5.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题)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无意回忆&有意回忆。
    帮助学生掌握回忆策略:仔细审题、利用联想、利用推理。
    2.再认的概念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三、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1.概念: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特点:a.时间极短;b.容量较大;c.形象鲜明;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两种。
    4.存储: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1s左右,声像记忆超过1s,但也不大于4s。
    (二)短时记忆
    1.概念: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a.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 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个。;c.意识清晰;d.操作性强;e.易受干扰。
    3.编码方式: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4.存储: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三)长时记忆
    1.概念: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图尔文将之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特点:a.容量无限;b.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编码方式:意义编码为主。分为两种: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是意义编码的另一种形式,是长时记忆的最主要编码方式),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4.存储: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简答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效果。a.要有长远的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b.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c.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理解越深保持的越好。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复习。
    §表象与想象
    表象概述
    含义: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想象概述
    含义: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种类: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空想。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加工方式:黏合(孙悟空)、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
    三、再造想象
    (一)含义&产生条件(简答题)
    1. 含义: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 产生条件:
    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1.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2.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3.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创造想象
    含义: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生的条件:(简答题)
    丰富的表象储备;
    强烈的创造愿望;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积极的思维活动;
    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五、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简答题)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大门;
    4.结合学科教育,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言语与思维
    言语
    概述:
    1.概念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做到:既要把握原文本意,又要得出独到见解。具体来说:
    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训练过程的阶梯型;
    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思维
    概述
    1.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2.特征:
    a.间接性。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
    b.概括性。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法则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3.类型:
    a.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c.据思维的指向性,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d.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e.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过程及基本形式
    1.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很过程,其他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2.基本形式
    1)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包括: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合取概念、吸取概念&关系概念;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2)判断: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3)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
    ★3. 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科学概念的掌握:
    概念形成的过程:抽象化、类化、辨别。
    1)影响学生概念掌握的因素(简答题)
    主观:a.学生过去的经验;b.学生的认知能力;
    客观:c.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d.变式。
    2)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应注意(科学概念的掌握):
    a. 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b.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c. 充分利用“变式”; d.正确运用语言表达;e.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三)创造性思维
    1.概念&特点
    概念: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a.流畅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2.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利性思维的培养:
    a.创设利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环境;
    b.注重创造性的个性的塑造;
    c.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d.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e.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f.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g.进行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Ps: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及培养(论述题)
    1.特点: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
    2.培养:
    a.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b.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c.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d.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
    e.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品质。
    题目:
    对获得成功的快乐的记忆属于(情绪记忆)。
    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拥有的注意品质是(注意力的分配)。
    提炼事物本质,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抽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1 19:27 , Processed in 0.0637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