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考点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 1.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理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水平上来理解:一是没有心理疾患,能够面对现实;二是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三是心理效能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考点二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 | | | 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作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 | | 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 | 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 有些强迫症患者人格上有这样一些特征:主观任意性:过分爱干净,过分谨慎,注意琐事;拘泥于细节,生活习惯刻板,有强烈的道德观念 | | 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流),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 | 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 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依赖型人格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衬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
考点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客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及职业选择辅导。 考点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洵; 6.小组辅导。 注:以上内容在师出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内容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大家应以教材作为基点,认真备考,夯实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决战2019教师招聘考试!(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