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代人矢志不渝的播绿护林,60年里默默无闻地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挖的一锹锹土,栽的一棵棵苗,留下的一处处足迹,在望火楼上的一个个昼夜,都为皇甫山美丽生态做出了贡献。
高青旺是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在上世纪50年代,6岁的他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和家族其他亲人一道,来到南谯区大柳镇皇甫山林场参与建设。接下来的整整60个年头,高青旺一家四代18人扛起锄头、拿起锹,在林场干了起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山林中,甘于奉献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辛苦护林。
2018年2月,高青旺被评为“安徽好人”;同年11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近日,他的事迹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机,绿色就是未来。转眼60年过去,昔日漫山遍野多是杂草长藤的荒瘠皇甫山,如今已经变成了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森林氧吧、“2016年度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高青旺一家四代的努力与付出。高家四代人让皇甫山的山山峁峁披上了绿装,与绿色接力棒同时传递的还有高家人优良忠厚的家风。在一次树木移栽过程中,突发意外,一棵刚被间伐的大树突然倾倒,高青旺为了挽救两位工友生命,双腿被倾倒的大树砸的粉碎性骨折,从此也落下了残疾。救人之后,高青旺无法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转岗去看护森林及守护望火楼的工作。
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这是塞罕坝林场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从万亩荒山到万亩林海,这是高青旺一家四代人谱写出的“塞罕坝精神”的皖东实践。在高青旺的影响下,儿子高峰选择了读林业学校,毕业后他也毅然放弃了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果断回到皇甫山林场当了一名采伐工,这一干就是12年;女儿高红也追随父亲的脚步,来到林场从事护林工作已经22年。
如今,高青旺老两口、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林场工作,再加上高青旺同胞兄弟、妹妹几家人,高家有24口人在林场干活。“这五万多亩皇甫山,处处都留下了我们高家四代人的脚印!”高青旺自豪地说,家就是山,山就是家,高家人见证了皇甫山从贫瘠到葱绿的神奇变化。如今,高青旺牵着孙辈在山林里漫步,看着满山如画的风景,他心中感到无比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