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就是长得帅 于 2018-5-31 09:04 编辑
5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头条报道了滁州市来安县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坚持绿色发展,打造良好生态,形成鸟类天堂的相关情况。
来安池杉湖湿地公园占地5700多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生长在水中的1000多亩池杉林。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涵养水源,防洪固坝,当地群众在这里开始种植池杉,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独特的“水上森林”景观。清澈的水面上,池杉林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各种鸟类安逸地在枝头栖息,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为了保护“水中有林,林中有鸟”的独特景象,当地政府在湿地外围修建了约50米宽的隔离保护水带,同时通过铺设涵管、修建水道,让水系循环,保证湖水的水质和水位安全。另外,为了更好得保护生态,减少人类活动对候鸟生存环境的影响,湿地公园至今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
作为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池杉林,池杉湖湿地吸引了大量的水禽和候鸟在此繁衍栖息,据统计,池杉湖湿地目前有植物194种,鱼类43种,鸟类103种,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滁州市来安县东部的雷官镇杨渡村黄大圩,毗邻江苏省六合区,距离南京市38公里。在长江一级支流——滁河的北岸、滁河支流——向阳河东岸,是一处由向阳河新旧河道围绕而成,由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河流湿地、运河输水河、库塘、水田等组成,又因有“华东最大的池杉林”而得名,总面积143.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8公顷。
园内上百种精品荷花次第开放,吸引游人驻足观赏。满园荷花傲立在满池碧叶中,似锦上添花般为单调的荷叶,添了一份清雅,与柔美。荷的香淡淡的,色也淡淡的,高贵、淡丽的美引人注目,更让人喜爱。 微风乍起,荷叶和荷花也轻轻的摇曳起来,好现在翩翩起舞,眼前宛如一幅高雅素洁的风景画。
公园核心区千亩池杉湖内,一棵棵池杉横成列、纵成行,似宝塔一样挺立在水中,茂盛的池杉林、芦苇荡以及库塘湿地等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水禽、鱼类和底栖动物以及鹭类、雁鸭类等提供了重要栖息地和繁育场所以及丰富的食物来源。 该公园在规划中特别注重保持湿地原生态环境,湿地中心区域将不作开发,留给候鸟一片净土,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适宜湿地植物及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生长繁殖。园内有20多种近3万只野生鸟类生活栖息于此,被称为“水上森林”“百鸟天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大圩的树木、植被、鸟禽、鱼类等物种得到了政府的有效保护。现有植物60科154属194种,鱼类8目15科43种,两栖动物1目3科6种,爬行类3目5科12种,鸟类12目31科95种,兽类5目5科13种,其中,属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12种,属安徽省保护的动物9种。 池杉湖周边生态优美,晚霞时分,刚刚翻耕过的农田内白鹭纷飞觅食,让人感受到田园诗意般的静美,驻足其间,流连忘返。
为了立足资源优势,开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边界经济,2012年来安县通过招商方式,引进南京绿缘商贸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倾力打造湿地生态园。将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将湿地公园建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