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同上) 菱溪石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荒烟野草埋没久,洗以石窦冷清泉。朱栏绿竹相掩映,选致佳处当南轩。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奇嶙峋。乃知异物世所少,万金争买传几人。山河百战变陵谷,何为落彼荒溪滨。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皆云女娲初锻炼,融结一气凝精纯。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行经于阗得宝玉,流入中国随河源。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嗟予有口莫能辨,叹息但以两手扪。卢仝韩愈不在世,弹压百怪无雄文。争奇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天高地厚靡不有,丑好万状奚足论。惟当扫雪席其侧,日与佳客陈清樽。 (注:《南滁会景编》题为“菱溪大石”。诗中“冷清”,《欧阳修全集》作“清泠”。“溪滨”,《欧阳修全集》作“溪濆”。“凝精纯”,《南滁会景编》作“凝絪缊”。) 【译文】 菱溪石 秋天来了,夜里落下清霜,溪水变浅了,一块奇石在溪水边露出来。苔藓遮蔽它,泥土侵蚀它,小鸟啄食它,一年又一年,它在溪水里露出又淹没。溪边老翁经常见到此石,奇怪我常常来看它。我爱此石,用三头牛拉着一辆车,把它搬到远远的幽谷里。车行穿城中,人们不再买卖东西,一起跑来观看,只是惊讶它形状奇怪,谁又曾珍惜它呢?荒郊野外,在杂草中埋没很久了,我用石洞里清冷的泉水清洗它。四周围上红漆栏杆,外围翠绿竹林环绕,相互映衬。挑选一处最佳的地方安置它,正好面对南窗。南窗旁边排列着千万座山峰,都没有这块奇石突兀高耸。于是知道,奇异的东西世上稀少,当年曾经用万金购买,可是又能够传给几代人?经过许多次战乱,山河改变面貌。为什么把它抛弃在荒凉的溪水边?《山海经》《地理志》也无法查考,于是众说纷纭。都说女娲当初锻炼五彩石,融化凝结,精粹纯洁(阴阳二气交汇)。抬起头来看看上苍,用彩石弥补西北天空的缺口,染上这个青碧色,晶莹又温润。有人说古代燧人氏,用它钻火来烧饭,如果不是神圣亲手摸过,这些孔洞又是谁雕凿?又说汉朝使者手拿符节,出使西北,行走万里,走完昆仑山,途经于阗得到宝玉,流入中国落到了河里,沙磨水冲,自然形成洞穴,所以没有镌刻雕凿的印痕。感叹我有口不能说清,叹息不已,只用两手抚摸它。卢仝、韩愈已经不在人世了,驳斥怪论没有雄辩的文章。各种说法争奇斗异,各自取胜,造成荒诞说法无根据。天高地厚,无奇不有,丑陋美好,万千形状,都不值得评论。只应该打扫积雪,坐在它的旁边,每天和佳宾在这里摆上酒壶畅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