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103 棠思祠记 戴瑞卿 滁知州 过去召伯巡视南方,爱询问事件的根源,慈爱如同大家的母亲,因此周朝人思念召伯不忘,而连带到他休息办公的甘棠树,写诗歌颂他说“不要修剪它,不要砍伐它”。值得深思啊!他们把甘棠树当召伯了啊!后世以召棠为鼻祖,也为离职官员建祠,名叫“去思”,它的含义是什么?是用来表明德在人心,徘徊深思,不会因为人的离去而改变。思念不尽,就刻去思碑,还不满足,就开始修建祠堂了。 滁州原来是唐宋名城,早先地处僻远,这里的政务不多。查考历代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张方平、曾肇,他们都把公事在山中办完,有空闲以敏锐的洞察力、熟练的技巧,每天征询民间利病,调和人际关系,因此他们的遗爱当年就被众人传诵,至今还在丰乐亭中高大的祠堂里祭祀,思念是多么深切啊! 如今滁州是南北交通要道,土地贫瘠,民生凋敝,合计家中所藏银两,只够早晚生活。年成稍微歉收,就无法继续生产。并且,供应往来官员,每天没有空闲的时候,交通频繁的苦恼,比过去十倍百倍。管理这个地方的人,遇到的事情不只是厨师在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动刀那样难办啊。那些能体谅圣天子心意,爱护休养百姓,杜绝虚夸,去除巧饰,赤心真意,只是竭尽精力在民间,安抚一方,被世人崇拜的人能有多少?近代如王永宁、陈允升、卢洪夏,全滁州都是一向对他们敬仰拥戴的,原来就有祠堂,用来标志不忘。 我开始增加祭祀的人了,这是再思的意思吗?就像叶露新、丁仕奇,不是遵纪守法的官员吗?先前也有祠堂名叫“去思”,时间久远,没有修葺,如今将要变成土堆了,为什么没有了对甘棠树的思念啊? 我查考过去的文簿,询问老人,就又有救济灾民、裁减赋税的,如陈则清;教育百姓、培养人才的,如王邦瑞;祈祷下雨、显现乌龟灵验的,如林元伦;保持清廉、操劳政事的,如李文简;怜悯孤独、剔除害虫的,如应镳。追念他们,比照丁、叶两人,按规矩应当合在一起祭祀,这也是《庄子》说的,跟随到畏垒山一起崇拜祭祀的意思啊。《传》说:“有才能就要举荐他,不要废弃了。”如果使和乐恩德惠及百姓的七位州守大人,任凭他们的声名废弃,而不为滁州百姓追念报答,那晋代襄阳太守羊祜的岘山碑就要倒塌,潮阳祭祀祖先的活动将会停止,哪里还有什么公道呢? 于是选择吉日,召集工匠,整修原有的祠堂,随后又创立龛盒,一起祭祀七位大人,寄托甘棠之思,不仅永久地彰明美德,也是用来代表全滁州百姓,将他们万分之一的诚心诚意表达出来。后来管理滁阳的人,把七位大人看作榜样,爱抚这里的男女,那谁没有富民教民的想法?再次看到召公甘棠,滁州百姓的福气不就增多了吗?我建立祠堂的用意就是如此,因此作记。 时万历壬子年(1612年)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