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接上文) 冏贤祠记 钱士完 都御史 滁州原来祭祀王禹偁、欧阳永叔。仲山林先生来掌管滁州,增加祭祀韦应物、张昭、曾肇 ,为五贤,都是唐宋以来管理滁州的名公大学士,叶公记述很详细了。 等到宜兴人吴先生管理南太仆寺,参拜五贤,喟然长叹说:“这些贤臣都是以滁州著名的,管理滁州政务,事迹记载在滁州志书上。滁州在前代为荒瘠边缘地方,只知道有州官而已。自太祖高皇帝在这里兴起,把这里看作是周王朝的旧都丰岐。而太仆寺臣保卫国家安泰,筹划养马的盛事,把这里看作是周王朝养马之地汧水渭水。更有太仆寺人在孔庙里分享祭礼,功勋记录收藏在官府,光明显赫,绘成画像,难道不是正气感动风云,身躯依靠日月,适逢盛世吗?这样,五贤虽然著名,可是比起成就大的人就肤浅了。 “我选择历史人物,评定那些比较著名的南太仆寺官员。有精明强干,历任御史、太仆寺,受到高皇特殊恩宠的人,像太仆寺卿朱守仁。有整肃太仆寺风纪,兴建太仆寺房屋,建造栖云楼、环山楼,如今二楼年久而仍然并排耸立的人,如南太仆寺卿、历任右副都御史陈璧。有坚贞、耿直、脱俗、勤劳,在别人之先预先谋划,修葺丰乐、醒心等亭,用“保丰”命名丰乐亭后面的堂的人,像南太仆寺卿、历任户部侍郎杨果。有体味道义,培养品德,躲避权贵如同躲避烦腻,凭借一向的声望起家的人,像南太仆寺卿、历任南京刑部侍郎吴悌。有掌管选拔官员,担任行省高官,风釆整肃严峻,首先上疏弹劾严嵩,表现了高尚节操的人,像南太仆寺卿、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世达。有陈述忠心,劝导人向善,出谋划策,安定边防,对太仆寺管理宽严得当的人,像南太仆寺少卿、历任南京兵部尚书、谥襄毅的程信。有钻研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学说的奥秘,博览浩瀚的经书史书,崇尚伦常,提出名德之说的人,像南太仆寺少卿、历任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恪的杨亷。有提倡良知绝学,征讨叛逆贼人有功,振奋滁州人士,兼以使滁州得到保障,为南太仆寺所永远依赖的人,像南太仆寺少卿、历任南京兵部尚书、谥文成的王守仁。有言行为人表率,学识精粹,晚节不减,献身于时世的人,像南太仆寺少卿、历任刑部尚书、谥端简的郑晓。有聪慧敏捷为官,老练谋划治国,为编写南太仆寺志搜集选取材料,成为无需删改的经典之作的人,像如南太仆寺少卿、历任工部尚书雷礼。有神采出众,政令通行,北守温县,离任时口袋中无温县物产,风采清高远扬的人,像南太仆寺寺丞、历任温州府知府的文林。有奋力担当正统,独自超出世俗,在文成之后振兴滁州士子,写文章流传千秋,研究六甲术数的人,像寺丞、赠工部尚书许孚远。这些人都应该祭祀。” 于是在马神庙东边空隙地方建造祠堂。祭祀马神结束以后,就祭祀南太仆寺诸贤,按照同级别的礼节祭祀。秋天八月开工,到冬天祠堂建成。滁州人士纷纷来瞻仰。 因而我记录下这件事,说:《传》说,不朽的人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个方面。言是内心充满而溢出的光彩,功由于有机遇才得以成就,德由于暗中修行才彰显。必然有相同思想的人洞察他们,暗中契合,虽然远在千百世以后,因为凭借一息相通的缘故,足以依靠。如今各位君子人人经营千秋万代的大业,不只是在太仆寺任职;就他们在南太仆寺任职的事情来看,已经是不朽了。南太仆寺衙署襟带江淮,管理范围广袤,延及一千多里,国家军事的远大谋略就在这里。管理调剂养马,最关百姓疾苦。《国语》有这样的话: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难道有什么不适合?不是白说的啊。我林夫子赞扬五位贤太守,向往三代,无不是神交,尤其是在于识别大小各位贤人,旁征博引,阐发演绎文韬武略,文采焕发,尽到了臣子最大的责任。光明正大的品德如日中天,比周朝更为显赫。我们因为职业关系,耳闻目见,遗留的文书可以查考,广布的恩泽在于人。以前的各位贤人,仿佛聚集在一个室内。如果舍弃他们,而远谈唐宋,岂不是将当代的贤人事迹永远散失,自己面对空空的墙壁,将神奇的谋划不去考核,丢弃在草莽之中,还效法什么呢? 吴先生与千古之人为友,所到的地方对贤人多所表彰。如今这个举措,显示高皇帝大功超越前人,天下太平,放归战马;各位君子文采美好,光明刚直,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如看自己手掌。并且,可以使后来在南太仆寺任职的官员,不要走出去一步就可以看到榜样,那是最盛大的事情了。也许这也是孔子追随周朝德行,却没有固定老师的意思吧?这哪里不是由于吴先生才能够不朽的缘故呢?而吴先生也远去了。我侥幸成为许先生帐幕中弟子,入朝奏对增添光彩,不怕词语芜杂浅陋,记录下事情缘起。这是由滁州五贤祠有感而发,一并详细记下它的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