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7|回复: 2
收起左侧

《滁阳志》诗文之47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28 19:1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2-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原文】47
    寻醉翁亭记
       
    往时尝读《醉翁亭记》,以谓如滁信可游而乐也,心窃慕之。永乐丙申,始以备员翰林,得扈从还南京。南京于滁最近,而滁又为两京往来所由陆地,于是窃有觊觎一造之意,然而未敢必。
    岁之庚子三月壬辰,始得因职事偕朝士数人者往游焉。既至,值公稍暇,因问所谓醉翁亭处于滁人与滁之宾客者,或告或否,然皆少其芜废。求导致之,莫有能者。余度越宿当还,以为不得遂所志矣,为之怅然终日。
    明旦介行,有语太仆丞杨文达以余志者,杨欣然喜,即率从事,载酒肴,具鞍马,于[与]余数人以往。自丰山下,驰六七里而止。弃马登山,未十数步而获少平。杨曰:“此即亭遗址也。”
    广仅容亭,瓦砾犹存。四面而观,皆山环,欲无路。亭所负山之石壁,刻“醉翁亭”三篆字,其大如斗。旁去丈许,又刻“二贤堂”三隶字,大视篆书半之,皆无书人氏名。草木蒙翳,芟治而后可观。意亭既废,后人刻之,以识其处,或非当时书也。所谓二贤者,未考图记,意其一谓醉翁,其一必继翁者,莫知谓谁。或曰王元之、张文定、曾文昭、张天觉,皆尝为滁守者,岂其一在此耶?盖去其时久矣。丰乐、醒心在州西南一二百步之近,滁人老长尚犹罕有知其处者,况于此耶?岂余不及久留,固有知者而询之未周耶?亦知与否,系乎其人之好尚何如也。凡《记》之所有而存者,山泉禽鸟、四时朝暮之景,滁人之游,与凡人力所不能移者耳,亦可感矣。于是芟茅席地,撷野蔌,濯酿泉,相与放情其上,以庶几如醉翁之游而乐者焉。
    既而,又从数骑西南驰六七里,如琅琊山。山愈深,草木泉石愈幽。路旁有石数十,端方而巨,乱置草间,盖遗物也。石壁时见字,“渐入佳境”之类。极而数峰高绝,下有松竹数万。杂树交荫,仰不见日,所谓“林壑尤美”者也。中有一蹊,介然以险,不可以骑,系马松下而止。
    上有屋数百柱,高卑曲折,一因岩麓之势。屋壁缭垣之石,多为残碑断刻,片仅数字,不可属读。其地盖山之僧智仙所居,曰琅琊寺也。有僧寿八十余,布袍素履,不出户三十余年,既无意于世矣。而其应客甚恭,若有求于人者。问其名,不应。相值既坐,奇花异草交映前后,幽篁野鸟举目皆是,喧呼摩曳之声不绝于耳。杨乃举酒更酌而继,宾益欢焉。酒酣既去。
    而数人者,有中书舍人钱塘王直,太常博士丰城丁铉,行人永丰袁贺。王、丁二君谓余于醉翁郡人后进者,于是行不可以无记,遂记之。
    【译文】
    寻醉翁亭记
    明   
    从前曾阅读《醉翁亭记》,以为到滁州就可以高高兴兴到那里游玩了,心里暗暗仰慕思念它。永乐丙申年(1416年),我在翰林院供职,能够随驾回到南京。南京离开滁州最近,而滁州又是北京、南京两京往来陆路必经的地方,于是我私下有侥幸的念头,想前去拜访,然而没有敢去。
    直到庚子年(1420年)三月壬辰日,我才能够因公务伙同朝中数人前往滁州。到了滁州,当公务稍微闲暇的时候,就向滁州人和滁州的宾客询问醉翁亭所在之处,有人告诉我,有人不知道,然而都不屑地说那里芜废了。寻求导游带到那里,没有人能去。我想,第二天要回去了,以为不能得如愿了,为此惆怅一整天。
    第二天早晨将要动身的时候,有人把我的愿望告诉南太仆寺丞杨文达。杨很高兴,就带领从事,装载酒菜,准备马匹,和我等几个人前往醉翁亭。沿着丰山脚下,我们奔走六七里以后停下来,弃马登山。没有走十几步就看见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杨文达说“这就是醉翁亭遗址。
    那地方大小仅容一亭,瓦砾还在。四面观看,都是山峰环绕,好像没有路。亭所依靠的大山石壁上,刻“醉翁亭”三篆字,字大如斗。旁边距离一丈多的地方,又刻有“二贤堂”三个隶字,字体大小大约为篆书字的一半,都没有书写刻写人的姓名。草木遮蔽,清扫以后才可以看清。估计亭已经荒废,后人刻下这几个字,用来标明亭子的地点,也许不是建亭时刻下的。所谓二贤,没有查考图记,估计其一是醉翁,另一个必定是继翁来滁州的人,不知是谁。有人说是王元之、张文定、曾文昭、张天觉,都曾经为滁州州守,难道其中一个在此吗?大约因为年代久远已无从得知了吧。丰乐亭、醒心亭在州西南一二百步的近处,滁州老人还少有知道那个地方的,何况对于这里呢?难道因为我来不及久留,原本有知道的人,而我询问不全吗?知道不知道,涉及到那个人的爱好怎么样。凡《醉翁亭记》中所记载而依然存在的内容,有山泉禽鸟,四时朝暮之景,滁人之游,与那些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东西,也可感人了。于是清除杂草,席地而坐,采摘野菜,汲取酿泉,相互放情于亭址之上,谋求也许如同醉翁那样的游玩而欢乐。
    不久,我们又带领几个人骑马向西南奔驰六七里,到了琅琊山。进山越深,草木泉石越清幽。路旁有石数十方,方正巨大,胡乱放在草丛间,大约是遗物。石壁上不时看见字,“渐入佳境”之类的话。尽头几座山峰高绝,下有松竹数万株。杂树交荫头顶,抬头不见太阳,这就是所谓“林壑尤美”啊。中间有一条小路隔开,非常险要,不可以骑马,我们就把马拴在松树下。
    山上有屋数百柱,高低曲折,一律依照山岩的走势建造。房屋墙壁、围墙的石块,多为残碑断刻,每片只有几个字,不可连续阅读。这个地方大约是山僧智仙居住之处,叫作琅琊寺。有位僧人高寿八十多岁,布袍布鞋,有三十余年不出大门,已经不关心人世的事情了。然而他接待宾客很恭敬,如同有求于人一样。问他姓名,没有回答。相对坐下,奇花异草交映前后,幽竹野鸟抬眼都是,鸣叫飞翔的声音不绝于耳。杨文达于是不断举杯再次斟酒,宾客更加欢乐,尽兴离开。
    几个人里,有中书舍人钱塘人王直,太常博士丰城人丁铉,行人永丰人袁贺。王、丁二人说我是醉翁家乡的后辈,对这次游玩不可以没有记,于是我写下这篇《记》。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情 +1 收起 理由
    正德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2-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2-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5-15 07:43 , Processed in 0.0490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