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7|回复: 1
收起左侧

[本地资讯] 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1607.7亿元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3 08:35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8-2-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本帖最后由 聚焦滁州 于 2018-2-1 10:07 编辑

        滁州市统计局综合科科长徐忠鸿通报了2017年滁州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16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从产业看,第一产业226.8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819.2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561.7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

        1、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度我市多项主要指标总量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总量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5位和第4位;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6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2位。

        2、农业生产稳定,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初步统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12.1万亩,同比增长0.3%,粮食总产435.5万吨,同比增长2.0%;全市棉花播种面积为11.8万亩,同比下降1.8%;油料播种面积为99.6万亩,同比下降4.2%。
    全年出栏生猪340.6万头,同比增长0.4%;出栏牛12.1万头,同比下降2.4%;出栏羊68.4万只,同比增长0.8%;肉类总产量41.0万吨,同比增长1.8%;禽蛋产量12.1万吨,同比增长1.3%;牛奶产量1.1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同比增长3.9%。

       3、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4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6%,集体企业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15.4%。分行业看,36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贡献率居前的4个大类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四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7%、15.8%、38.0%、5.0%;贡献率分别为17.6%、13.0%、12.5%、11.0%。四大行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9%,贡献率达54.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全市纳入统计的13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9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橡胶轮胎外胎增长69.8%,平板玻璃增长42.3%,汽车增长35.2%,电工仪器仪表增长33.8%,工业仪表增长32.8%,家用电冰箱增长31.5%,电力电缆增长25.7%,电子元件增长25.2%,水泥增长15.7%。

        企业运行质量有所好转。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4.0亿元,同比增长11.7%,成本费用利润率全省最高,达到9.7%,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0.2%,而全省上升39.6%。

        4、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房地产销售形势较好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9.1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全省高2.5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

    从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46.8亿元,同比下降19.1%;二产完成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工业投资881.2亿元,增长4.2%;三产完成投资997.7亿元,同比增长25.9%。从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1332.7亿元,同比增长10.8%。从项目数看,全年施工项目个数达2980个,同比增长8.7%,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数1986个,同比下降6.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6.9亿元,同比增长27.0%,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210.0万平方米,增长102.1%;商品房销售面积909.3万平方米,增长37.3%,高于全省29.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32.6万平方米,增长37.7%;商品房销售额523.0亿元,增长72.3%,其中住宅销售额475.5亿元,增长79.3%。

        5、市场消费运行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4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限上零售额300.4亿元,同比增长12.3%。

        分销售区域看,乡村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3.7亿元,同比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7亿元,增长12.4%,乡村增幅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

        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全年,商品零售额499.8亿元,同比增长11.4%;餐饮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12.1%,餐饮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0.7个百分点。在限上商品零售类别中,增长较快的商品主要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8%,家具类增长2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1%,金银珠宝类增长14.0%,

        从销售途径看,网上零售高速增长。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5.3亿元,同比增长93.7%,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8个百分点。

        6、进出口增速回升,外商直接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上年提升5.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8.8亿美元,同比增长36.4%。2017年全市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7%。

        7、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强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89.3亿元,同比增长12.8%,总量、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第5位。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76.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9.1%。县域财政总体增长较快,全年县(市、区)财政总收入195.3亿元,同比增长13.7%,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从收入行业看,第三产业税收增收贡献突出。2017年,全市一产、二产、三产税收分别完成0.3亿元、116亿元、111亿元,三次产业税收结构由上年的0.2:51.6:48.2转变为0.1:51.0:48.9,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税收比重提升,三产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55%。

        全年财政支出380.3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全年完成民生支出331.3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87.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8、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较快,增幅高于全省水平

        2017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72.3亿元,比年初增加297亿元,同比增长15.0%,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1176.2亿元,增长7.0%;非金融企业存款591.8亿元,增长24.3%。

        2017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99.2亿元,同比增长19.0%,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贷款271.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速达29.1%。

        9、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较好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1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5位,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0.6个百分点。从城乡来看,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8612元,增长8.9%,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1947元,增长9.1%,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8位。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23.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4个百分点。

       10、居民消费价格稳定,工业品价格回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2%,低于上年0.5个百分点。从构成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现“六涨一平一跌”态势。按涨幅由高到低排列,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4.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9%,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0.3%,食品烟酒价格和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2%。
        全年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4.7%,而上年同期为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上涨8.3%,而上年同期为下降1.2%。

        11、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势头较好

        经济结构优化,全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4.1:51.0:34.9,其中,一产比重下降1.57个百分点,二产、三产比重分别上升0.84和0.73个百分点,其中三产增速最快,全年达10.2%,分别比一产、二产快5.9和0.6个百分点,比GDP快1.2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显著。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8%,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36.7%。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3%,居全省第3位。

        创新、创业成效明显。全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889件和611件,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增长42%。

        总体来看,2017年我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位次靠前,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投入不断加强、居民收入不断提升。但同时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加强。下一阶段,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346”奋斗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好中加快、能快则快,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16 08:07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8-2-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有进步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23 04:11 , Processed in 0.0298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