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6 建大观楼记 明 戚 贤 全椒人,刑科都给事中 大观楼者,吾滁守春台赵公之作也。盖有郡治,必有法象;有法象,必有谯楼,设簴业以悬钟鼓,制壶矢以司晷刻,昭晨昏以警出入,时登眺以涉气㬋,表崇墉以系瞻仰,在在然也。 滁界江淮之间,名称颇旧。钟楼修而鼓楼废,盖有年矣。春台浴身东海,观光上国,揽太岱之辔,历徐兖之墟,采胜入滁。视篆未几,眷斯独缺,爰始爰谋,爰请当道。选材鸠工,指期登筑,巍巍峨峨,倏焉就绪。《诗》云“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于楼有焉。丹漆既饬,陟望已遂。走使率帛,征言勒石。 夫领民社而泯声教,因循懈驰,弊也久矣。春台此举,首先庶务其大观乎。夫四境关心,则四目四聪,率罔攸蔽。慨想斯楼,群峰环列,如壁如画,清流缠绕,如沸如练,枕荆途而踏江汉。云汉昭回,楼之岑阁也。雷庭[霆]奋迅,楼之钟鼓也。星月皎洁,楼之灯火也。风雨露雹,楼之更漏也。烟霞霜雾,楼之吞吐,变熊[态]无穷也。退公之暇,俯仰之余,洞乎闾阎,而休戚之机类焉。考乎山川,而通济之术出焉。徘徊乎残碑荒藓,而长驭远驾之志沛焉。匪直牖滁之聩,振滁之聋,达滁之政而已也。其大观乎!或者进曰:“顾名思义,吾儒家法也。”坐郡斋而理烟旷,亦其常耳,得无衍乎?呜呼,春台是举,顾名思义也。 初短木时,以公至椒谋余:“拟扁‘谯楼’‘鼓楼’,天下之常也;‘皆山’‘皆春’‘环山’‘环滁’,滁郡之常也。子如之何?”余惟:“滁自唐宋以来,代招名世。宋有四贤堂,以崇欧阳诸公之盛。楼名‘齐贤’,可乎?”春台默,徐曰:“不敢。”余时愧愧。春台厥抱,雅超秦汉,其不敢者,姑舍是耳。别去数日,复以公至,揖余而笑:“遐钉吾楼,无逾‘大观’。大观,尽之乎?”余乃拊掌:“大观,尽之矣。”继而夜饮,因讲孟子论世尚友之章。春台跃如,欠身举杯:“此吾大观楼也。”余起更酌:“此公大观楼也。”然则,春台之是举也,又非顾名思义已乎。 夫以一隅而欲观万方,以一身而欲观万民,以一时而欲观万世,春台厥报独可少乎? 或者唯唯,于是乎书。 【译文】 建大观楼记 明 戚 贤 全椒人,刑科都给事中 大观楼,是我滁州州守赵春台兴建的。自从有州衙,必有天地间的一切物象;有天地间的一切物象,必有谯楼。设立架子用来悬挂钟鼓,制作壶箭用来计算时刻,昭示晨昏用来警戒行人出入,时常登高远眺用来观察环境和形势,建造高墙用来供大家瞻仰,到处都是这样的。 滁州处在江淮之间,名称很古老。钟楼修建而鼓楼废弃,有许多年头了。春台来自东海,在京城学习,手持攀登泰山的缰绳,游历徐州兖州大地,采集胜景到了滁州。上任不久,看到这里独缺鼓楼,就开始谋划,请示上司,选材料,招工匠。限定日期,建成高台。巍巍峨峨,很快就绪。《诗经·灵台》说:“谋划经营,百姓建造,不久建成。”这个楼就是这样的啊。红漆涂刷,登高眺望的心愿已经完成。派人带着礼物,来征求我的文章刻石。 管理国家人民,却泯灭风化教育,因循守旧,懈怠废驰,这个弊病由来也很久了。春台此举,是首先经办这个大的事项吧?对四境关心,就会目光明亮,耳朵灵敏,什么都不会遮蔽了。想像这个楼,群峰环列四周,如峭壁如图画;清流河缠绕前方,如沸腾如白练;头枕着青山,脚踏着江河。星辰照耀回环,那是楼上的高阁耀眼啊。雷霆震响奋疾,那是楼上的钟鼓敲响了啊。星月明亮耀眼,那是楼上的灯火点燃了啊。如刮风如下雨,如凝露如冰雹,那是楼上的更鼓击打啊。烟霞弥漫,霜雾迷茫,那是楼在显现消失,姿态变化无穷啊。春台办公之余登上此楼,在瞬息之间,就可以明察街巷,休戚相关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产生的啊。考察山川,而融通调济的办法就出来了;徘徊在残碑荒苔之间,而驭驾天下的志向就充沛了。不只是擦亮滁州人的眼睛,打开滁州人的闭塞,还可以顺畅滁州的治理,真是大观啊!有人进言说:“顾名思义,这是我们儒家的家法啊。”坐在州衙里而治理烟波浩淼的旷野,也是常态啊,能够不延展治理的范围吗?啊,春台这个做法,顾名思义啊。 初施工时,春台因公到全椒,和我商量:“如果题名‘谯楼’、‘鼓楼’,那是天下常用的名字;题名‘皆山’、‘皆春’、‘环山’、‘环滁’,那是滁州常用的名字。您认为怎么样?”我说:“滁州自唐宋以来,代代有贤人闻名于世。宋代有四贤堂,用来崇敬欧阳等公的盛名。您的楼取名‘齐贤’,可以吗?”春台沉默一会,慢慢说:“不敢。”我当时惭愧。春台的怀抱,超越秦汉,他说不敢,是不用这个名字。分别后数日,春台又因公来到全椒,对我作揖后笑着说:“远看我的楼,没有超过大观。‘大观’,说尽了这个楼吧?”我于是拍掌:“大观,说尽了这个楼啊。”接着夜晚畅饮,于是谈论孟子论世尚友那一章。春台激动,起身举杯:“这是我的大观楼啊。”我站起来重新上一杯酒:“这是您的大观楼啊。”既然这样,春台的这个命名,又不是顾名思义了。 凭借一角而欲观万方,凭借一己而欲观万民,凭借一时而欲观万世,春台的这个努力,难道可以缺少吗?有人认为对,于是我就记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