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8|回复: 4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再敲警钟!】继3岁小男孩后,又一4岁小女孩被闷死校车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5-22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每到夏季,都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近年来,各地儿童被困车内窒息致死的惨剧频发。最近天气也是越来越热,外地发生多起儿童被困车内窒息事件!
这样的悲剧接连发生,真是让人痛心!

5月12日,广西一名3岁男童被遗忘在校车内死亡,校车司机已经被警方控制,案件从派出所移交给刑侦大队负责。


5月18日上午,山东菏泽东明县陆圈镇蓝天幼儿园车辆接送学生上学时,将该镇一名4岁女童遗忘车内,17时发现后立即送往市立医院,经检验死亡。


那么, 孩子在热天闷在车里,为什么容易导致死亡?


罪魁祸首就是“热射病”: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4ee1d8cabafa238afb14e2744a182638.jpg

db765edb8863cb1946a35b3f7eae84ed.jpg

如果室外的气温是20℃左右的话,在密闭的汽车内,气温很快将升至人体不适的程度。有实验表明,在26.7°C的环境气温下,停放在阳光直射地方的车内温度,20分钟就升高到灾害性的42.8°C。这对儿童来说,是绝对难以忍受的,更不要提夏天了。连成年人都忍受不了这个困境,更何况是小孩?

所以说,孩子被误锁车内,一旦紧张哭闹起来,他能坚持下来的时间可能不到25分钟。如果锁在车内的孩子长时间没人发现,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家长如何避免将孩子忘在车内?


一、养成下车后查看后座的习惯,把传统的四字记忆口诀“伸手要钱”改为“伸(身份证)手(手机)还(孩子)要(钥匙)钱(钱包)”
二、买一个小的蓝牙防丢器,放在孩子身上或者提篮里,当防丢器和身上的手机之间超过一段距离时,就会报警提示。
三、上车后把手机、钱包、提包这些随身物品放在后排,这会增加你想起去查看后排座的机会。
四、把装宝宝尿布和其他用品的包放在副驾驶座位上,这样可以提醒自己不是一个人外出。 孩子被困车内如何救?

08d2c2cf00ac30566d93311f201dfd81.jpg

别让悲剧再重演,最重要的是在离车前,一定要反复确认孩子是否在身边,不要把孩子落在车里!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5-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关注校车安全,安全意识时刻要有!

点评

连那么大小孩在车里面都发现不了 不是不负责任就是头脑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12 07: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7-5-2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静小冬 发表于 2017-5-22 11:06
    关注校车安全,安全意识时刻要有!

    连那么大小孩在车里面都发现不了  不是不负责任就是头脑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16 08:07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7-5-2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3-11-30 16:18
  • 签到天数: 56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5-2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责任心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19 16:38 , Processed in 0.04457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