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5|回复: 8
收起左侧

[原创] 十首禅诗词,一首一境界!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7-5-1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十首禅诗词,一首一境界!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10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10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10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点评

    这十首诗词是修心养性,与世无争,必得正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1 10: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7-5-1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l老绿如蓝 发表于 2017-5-17 10:25
    这十首诗词是修心养性,与世无争,必得正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4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5-1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修为上升境。

    点评

    【七律】会梦里玉华亭滁州夜宴有寄 长山正德|李德新 汪洋莫自叹伶仃,天下诗朋结未停。小肆阶前梧影月,长宵梦里玉华亭。 相逢一醉千秋事,别去重邀万里星。 明日行将蓬岛上,仙歌妙曲但聆听。 丁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8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七律】会梦里玉华亭滁州夜宴有寄
           长山正德|李德新
    汪洋莫自叹伶仃,天下诗朋结未停。小肆阶前梧影月,长宵梦里玉华亭。
    相逢一醉千秋事,别去重邀万里星。
    明日行将蓬岛上,仙歌妙曲但聆听。


    丁酉初夏,宁国诗画才女梦里玉华亭自宁国来访,众诗友会夜宴于滁州酒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1 23:44 , Processed in 0.16101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