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关注:小学入学年龄由各省统筹确定
以往,有一个让所有妈妈都犯愁的问题:教育部门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因此,妈妈们最怕生到处女座(出生于8月23日到9月22日)宝宝,甚至有的赶在9月1号前剖腹产,就怕宝宝晚上学一年。 那么,教育部的这个文件,会让这个现状有所改变吗?
孩子到底应该几岁上学?
教育部的新规定你怎么看?
家长看法不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但家长们对此已是极高的关注度。
1 “迟一年上学,是最幸福的一年”
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会有家长纠结,不满。但从内心来讲,孩子真正上了小学后,功课、考试等压力接踵而来,就现在的小学生现状而言,8月31日后出生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2 “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
如今,对于教育部新出来的通知,有些家长认为: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3 “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
如今这个铁律有了松动的可能,但究竟怎么确定?截止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感觉众口难调,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还是不变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4 “维持原状可能性大”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学位越来越紧张,如果要变动,牵涉面很大,有关部门必须进行一番摸底考察,如适龄儿童现在是多少?未来是多少?学校够不够?硬件软件如何?老师数量、质量如何等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和安排,不是说变就变。所以估计短期内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法,维持现状可能性大。 老师看法:不支持调整
“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8月31日前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 规定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说了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要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其实,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施行,2015年修订)
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1992年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