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CK 于 2016-7-1 08:27 编辑
下水关和遵阳街地块改造效果图。
挑水巷地块改造效果图。
上水关改造效果图。
到滁州旅游,除了可以游览拥有中国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的琅琊山之外,还有带着浓浓历史印记的水美之处值得一去。这个地方在哪?维修后重新开馆的滁州规划馆给出了答案。馆内,一个沙盘上展示着未来滁城下水关周边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而旁边的墙体上写着--内城河新九景。
记者从市规建委获悉,滁州内城河周边城市设计出炉,规划以“一带、四区、五心”为景观格局,沿线分为西涧春潮、清流怀古、文德雅颂、凤阁朝曦四大片区,复建瓮城、文峰塔、大东门、谯楼等历史建筑物,展现谯楼大观、上关觅古、怀嵩揽胜、广惠遗韵、繁华市井、凤阁朝曦、瓮城掠影、老街旧影、桃林依依的内城河新九景,一景一风情,再现滁州古城风韵。
串联历史文化 打造古城街区
内城河改造既是生态环境的一次华丽转身,又是滁州古城建设的探索。滁州古城是啥摸样?有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在南湖公园保生桥西侧广场上的石刻里有所了解。
记者了解到,滁州古城得到大规模建设是在唐代,分为子城、罗城,后环门建月城,已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有怀嵩楼。宋代是滁州城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时期,新筑繁雄馆、奠枕楼。明代大兴土木扩建城池,城开东门、小东门、西门、小西门、南门、北门六门,重修上水关、新建下水关。清代重新修葺。历史上的建筑物有怀嵩楼、大观楼、起凤阁、文峰塔、大圣塔、四牌坊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古城规划源自于历史。此次规划围绕内城河周边地块展开,规划结合滁州古城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以古城建设中重要的节点地段广惠桥、下水关为界,广惠桥以北主要体现唐宋文化,广惠桥至下水关段主要体现明清文化,下水关以东遵阳街地段主要体现民国文化。
通过对内城河区域唐、宋、明、清、民国等时期历史文化挖掘并有机串联,将内城河周边打造为文化内涵丰富和历史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古城街区。
“一带四区五心” 展现历史风情
内城河自西向东横穿滁州古城,全长2.4公里,历史上是滁州古城百姓生活的核心区域。此次改造的内城河滨河景观工程长1.8公里,西起上水关,东至下水关。以打造城市名片,解决百姓民生;构筑绿色肌理,激发滨河活力;品味历史印记,再现城市精神为设计目标。
在具体设计中,形成“一带、四区、五心”的景观格局,并将内城河沿线主要分为西涧春潮、清流怀古、文德雅颂、凤阁朝曦四大片区。其中,“一带”指的是内城河滨水景观带,“四区”指的是自然游赏区、滨水商业区、文化休闲区、古街风貌区,“五心”分别是上水关、广惠桥、通济桥、三元桥和下水关这四个文保单位和一个仿古桥。
整个内城河沿线的整体风格带着浓厚的历史感,通过点面结合方式的打造,未来内城河滨水景观带将展现出新九景,分别为谯楼大观、上关觅古、怀嵩揽胜、广惠遗韵、繁华市井、凤阁朝曦、瓮城掠影、老街旧影、桃林依依。
复建历史建筑 文物“修旧如旧”
内城河作为滁州古城百姓生活的中心,曾经建筑林立,繁华至极,景观怡人。明代滁州十二景与清代滁州十二景中,内城河沿岸就有四大景观,包括西涧春潮、谯楼大观、凤阁朝曦、东郊桃浪。因此,内城河改造过程中将对历史上有记载的、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部分建筑物进行重建,而文物的修缮将坚持尊重历史,注重还原历史风貌,坚持“修旧如旧”。
根据方案,下水关至遵阳街地块中,遵阳街将打造原址展示滁州古城风韵的历史文化街区;种植大片桃林,东关外、五拱桥以西一带即将恢复的东郊桃浪景观;下水关将进行修缮,恢复大东门及瓮城,复建文峰塔、起凤阁,再现凤阁朝曦之景。四牌楼街南侧至教堂地块将定位为繁华市井生活休闲街区,以滁州老生活情景体验为主题,引入传统小吃、曲艺表演、各类老字号、土特产购物、滁州老故事馆等,结合历史文化,复建大圣塔、四牌坊。育新西路北侧地块功能定位为文化主题酒店,以明清时期用来招待太仆寺办事的官员的官方宾舍为原型,复建太仆会馆,以体验原汁原味滁州明朝生活为宗旨,打造精品文化主题酒店。挑水巷地块功能定位为滁州老生活情景体验,以静为主题,附近建奠枕楼,可远眺琅琊山、城西水库,近观内城河。上水关地块将对上水关进行修缮,恢复北段城墙城门,以遗址的形式再现上水关瓮城景观,在滁州州署旧址,复建衙署、城隍庙、鼓楼、关王庙、城隍庙及西察院,在衙署最南面复建谯楼,再现谯楼大观盛景,在城西水库东岸结合现状亭子布置一处水花园,设置步行天桥与城西水库水坝直接相连,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
据悉,该工程将按“先上水关,再下水关,后其它区域”的顺序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