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平(右三)和家人们为战士武云东(左二)所在部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22年前,陕西省西乡县50岁的农民王前平,被老乡以打工为名骗至滁州大柳镇,因性格内向,语言不通,地理不熟,王前平一直在山里靠给人放牧为生;22年后,驻滁州空军某部战士武云东偶遇王前平,得知老人不幸生平,他仅用七天时间,就帮助老人寻到家人。
王前平老人和其家人终于团聚,5月30日,他们带着一面“军民一家亲,大爱圆团圆”的锦旗,送至武云东所在部队,感谢人民子弟兵的热心帮助。
一次偶遇
战士帮助牧羊老汉网络寻亲
5月23日,驻滁州空军某部战士武云东,来到大柳镇一处训练场外执行任务。这片区域,周围都是小山包,这也是武云东和战友第一次来这里。快到中午时,一名70多岁的老人赶着一群羊,来到武云东的执勤地点附近放牧。“身材瘦小,穿着一身迷彩外衣,鼻子上还有擦伤”,这把年纪还在山中放羊,武云东心中升起一股恻隐之情。“老乡,中午了怎么不回家吃饭。”武云东跑到老人跟前,原来老人帮人放羊,由于雇主不在家,没有午饭吃。武云东听得鼻子酸酸的,随即将自己的午饭送给了老人。
由于老人性格内向,且口齿不清,方言很重,耳背,这让他们的沟通很困难。武云东断断续续了解到,老人叫王前平,已70多岁了,20多年前被老乡骗至大柳,后来靠给当地雇主放羊为生。由于口音问题,老人说省份时陕西和山西无法分清,但提供了西郊县、曙光公社、王家营、家中兄弟四人等信息。王前平一直很想回家,但由于没有文化,加之长期生活在山里,这么多年,他连去镇里都摸不着路。
执勤回来后,武云东立刻向教导员冯子晋汇报了老人的相关情况,提出利用网络帮助老人寻亲的请求,获得了部队领导的支持,同时还向公安机关求助。
喜讯传来
千里之外陕西找到老人亲人
武云东几经搜索,发现只有陕西省西乡县比较符合,于是求助百度贴吧“西乡吧”。在没有详细信息的情况下,帮一名老人寻亲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不料武云东的帖子在西乡吧引起了很大反响,各种信息很快汇聚过来。
5月24日,有网友联系武云东,称在文革时期,西乡县有一个叫曙光村的地方,后来改名了,并留了当地一名村支书的电话。武云东当即给这名村支书打去电话,“虽然没听懂方言,但口音我听出来了,和老人很像。”这让武云东很兴奋。
5月25日,西乡县一名女子联系武云东,说在网上看到了帖子,感觉帖子里的照片和22年前去世的大伯很像,而且其大伯就叫王前平。
5月26日,武云东跑到山上找到老人,拍了视频发给女子。很快信息反馈过来,女子激动地表示,老人就是她已经“去世”22年的大伯……
兄弟相见
“去世”22年后老人举家团聚
5月29日,王前平的两个弟弟和侄女婿,一行三人赶到滁州大柳。“哥?!”当日傍晚,在大柳镇一处山坡上,当二弟王前友来到正在放羊的王前平跟前时,两人相拥而泣……
王前友介绍,家中兄弟四人,大哥正是王前平,他们老家在陕西省西乡县高川镇柏林村。“早在20多年前,我们就以为大哥去世了呢。”王前友说,1994年,大哥在隔壁村里帮人插秧。一天,当地派出所打电话,说有人报警称其哥哥脑淤血去世了。王前友赶到时,尸体已经被火化了。
5月26日,直到看到照片和视频,发现除了面貌老了,样子变化不大,兄弟几人这才确认哥哥还活着。“我哥哥原来是被人骗走了。”王前友说。“感谢你小武,没有你的热心帮助,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哥哥了。”5月30日上午,王家兄弟几人,给武云东所在部队送来锦旗。
“虽然入伍才一年多,但是武云东思想觉悟很高,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教导员冯子晋说,作为一名军人,就要在人民群众有困难时伸出援手,体现军人的担当。 目前,大柳镇派出所已经为王前平老人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以便于他回到家乡补录户籍,开启幸福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