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安县张山乡党委委员梁文新购买了10公斤小龙虾苗,来到倒桥村上赵组农民吕贵柱家,吕贵柱喜滋滋地将虾苗倒进一面水塘;他在心中算了一笔账,梁委员答应还要再投放15公斤虾苗,小龙虾繁殖快,一个夏天收入至少2000元。梁文新告诉记者,因为家有病人,吕贵柱先后借款20多万陷入贫困;村民组有一面25亩的水塘,吕贵柱是全组公认的贫困户,因此水塘由吕贵柱经营,帮扶责任人梁文新无偿提供25公斤虾苗,吕贵柱辛勤养殖销售小龙虾,今年能够实现脱贫。这是张山乡帮扶脱贫的一个缩影。
张山乡扶贫工作始于今年2月份,先后开展了三项工作。首先解决扶谁的问题。以年人均收入不足2900元的标准,按照村民推荐、老党员老干部推荐、村组干部推荐、民主评议、公示的程序,确定了750户为贫困户。然后开展四查活动。村组干部、贫困专干、乡政府和扶贫工作队查,挨家挨户严格把关,挤掉水分,最终确定453户为贫困户。其次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先后有市、县领导一对二帮扶,县直单位分别帮扶,乡村干部帮扶。再次是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所有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有何技能,然后建档立卡,注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具体项目,给每一个贫困户提供最高3000元的补助,帮助发展生产;没有种植或养殖愿望的贫困户,介绍他们到合作社或承包大户基地去打工,每天收入50至80元,做到帮扶不漏一个贫困户。
罗顶村是来安县11个贫困村之一,全村有46个贫困户。陈岗组农民刘洪友年近60岁,他有两个孩子,儿子有病去世,女儿嫁往外地,因为给儿子看病欠下外债,老两口陷入贫困。乡党委委员、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汪腾飞介绍,刘洪友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村两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6000元将住房改造一新;提供200只鸡苗发展养殖业;技术指导种植薄荷,村中药材合作社帮助销售,申请困难补助1000元,先后提供发展生产资金2550元;介绍刘洪友到村合作社打工,每天挣80元。“只要勤劳肯干,销售中药材、仔鸡和打工收入,今年肯定能够脱贫啦。”汪腾飞说。
路过村中药材基地时,看到薄荷和郭槐地里,有10多个农民在除草。村民马金霞边干活边介绍,在这里干活一天收入80元,村两委提供了近3000元资金,购买了200只鸡苗和母猪,一年能产下10多只仔猪,脱贫是没有问题的。
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山脚下约40亩地面上一台挖机正在作业,地面很快平整了。汪腾飞介绍,通过努力争取到扶贫资金30万元,打算建设5座大棚发展蔬菜生产,提供给有种蔬菜经验的贫困户来承包经营,没有能力的贫困户就在蔬菜大棚里打工。汪腾飞说道:“蔬菜销路不成问题,只要把蔬菜种好,承包费还返还给贫困户,重点是鼓励他们辛勤耕耘,不能养懒汉。”
村民邢万萍具有养鸡的经验,投资建设了一个养鸡场,存栏超过1万只。她表示,养鸡多年有了比较稳定的销路,可以帮助贫困户销售仔鸡,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贡献一份力量。
乡党委书记王克林告诉记者,该乡先后制定了家禽集中代养协议和蔬菜销售合作协议,采取大户带动贫困户、扶持发展产业、利用特色资源等措施,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全乡453个贫困户要一个不漏地全部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