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9|回复: 1
收起左侧

滁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环滁皆美家园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4-2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初春时节,滁州各地成千上万亩桃花竞相开放。春光明媚,红紫芳菲,桃花源里踏青赏花,成为当地百姓与周边游客一年一度的乐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在千古佳句中,记叙了滁人到琅琊山游玩的场景。如今,滁州可供游玩的美景,已经越来越多。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环滁皆美家园,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绿色”成为滁州的底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

环境治理,惠民工程做到百姓心坎上

张有军今年60岁,在滁州生活了大半辈子,跟很多滁州老城的居民一样,他还记得曾经在内城河淘米涤衣、游泳纳凉的美好生活。那时,内城河水波光粼粼,岸边杨柳随风飘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朝初年,滁州古城水系完整,南湖、北湖、清流河环绕,内城河穿城而过,诗人韦应物在此即兴赋诗,留下千古绝句。
岁月变迁,城市的扩展突破了水系的界限,内城河水流渐缓,加上两岸居民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差,最终内城河成为一条臭水沟。
去年7月,滁州市还原内城河滨水景观的内城河改造工程正式启动,8个月来的变化,让张有军打心眼里高兴,“从动工开始,心里就很期待,这件事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两岸杂乱的建筑次第消失,污水垃圾得到截流清理,河道清淤,护岸加固,古桥修复,目睹着内城河的一点点复原,滁州老城居民们的幸福溢于言表。
“以前也想整治,但仅拆迁面积就有17万多平方米,难度太大。”滁州市规建委市政处主任丁文明介绍,第一次进行系统性的内城河改造,本届滁州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
“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下决心把环境治理好、把生态建设好,保护好滁州的青山绿水。”滁州市委书记李明强调。
据悉,滁州内城河全长2.5公里,8个月时间拆迁了近1200户,除水体治理、护岸加固绿化,还涉及文物保护以及海绵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都考虑周详。2015年,该工程被写进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点工程推进。预计2016年底,滁州老城居民的“梦里水乡”,将会重现在眼前。

让地于绿,绿色发展点亮幸福生活

今年3月1日,滁州总面积21.6平方公里的明湖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滁州的另一片“绿肺”,也将成为安徽省大型综合性生态产业园和海绵城市的典范。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对于这片土地如何使用,滁州曾犹豫了好几年。
明湖工程所属的滁州胜天河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滁州南部,以前是洪水宣泄通道,后被人为造田,周边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而随着胜天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其生态功能也受到严重威胁。
虽然有水利建设、生态保护和城市绿化的需求,但由于明湖所在区域周边环绕着城南新区、高铁站、南谯新区、苏滁产业园,如果作为建设用地,特别是开发住宅,价格会非常高。因此,对于这块地如何使用,一直以来都有不同声音。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五大发展理念,提到绿色发展,滁州全市上下达成了共识——不能与水争地,不能与绿争地。”滁州市规建委副主任张勇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明湖工程才真正起步。
“西有琅琊山,北有西涧湖,南有明湖,清流河穿城而过,再加上内城河、龙蟠河、胜天河这些水网的连通,滁州将成为真正的‘山水醉城’。”滁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晓波说。
三百米一绿,五百米一园,绿色发展让滁州城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位于滁州城南新区的龙蟠河公园,是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而建,集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于一体。在附近居住的滁州市民白蕾,对公园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有深刻体会,“绿色发展带来绿色生活,以前我们没地方去,现在一有空就过来散步、健身,这里一到周末人非常多。”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滁州市森林覆盖率31.6%,比“十一五”末增加11.1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39.96%,比“十一五”末增加3.72个百分点,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目前滁州正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助推产业,绿色释放蓬勃发展动力

3月26日,滁州市来安县张山乡万亩桃花竞相开放,吸引周边城市的3万多游客。同一天在南谯区章广镇举行的红色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周边近5万人次前往体验游览。4月9日,大唐樱花节也在琅琊区拉开帷幕。
49岁的丁仕青是来安县杨郢乡红星村人,此前在浙江宁波打工,2012年,家乡的好山好水吸引他返乡创业。近两年,由于乡里的政策扶持,他的桃树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承包了近600亩地种桃树,7月份到12月份,一直有桃子成熟,去年每亩挣了四五千元。在我这干活的30多人,每人一年也能赚个四五万。”丁仕青说,借着此前打工积累的渠道,他的产品供不应求,未来他还有发展绿色旅游和农家乐的想法。
“滁州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桃树林、枫树林、栀子园有177个,桃花节、栀子花节、玫瑰花节陆续出现,旅游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是滁州坚持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滁州市林园局副局长汪海洋介绍说。
据滁州市林园局统计,2015年滁州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97亿元,森林旅游总产值达11.4亿元。而2016年,滁州市林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337亿元。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引领着滁州的产业发展。滁州一方面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严把环保关,鼓励企业更新改造工艺装备,推动传统制造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来安县杨郢乡地处山区,位于滁州市备用水源地屯仓水库的上游,下辖7个村有6个与水库毗邻,一直都坚持严格的生态保护。基于这一优势,来安县、杨郢乡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建成安徽内陆第一个低风速电厂,并网成功后,年纳税数千万元。
位于滁州市明光市的龙利得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从传统印刷行业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包装印刷企业,其绿色印刷技术水平远超现行标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中高端客户,成为欧美等国家食品公司包装产品的长期供应商。2015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发展后劲十足。
此外,滁州还在全面推进循环工业建设,加快推进凤阳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定远盐化工工业园、来安金禾化工等循环经济园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30 09:36
  • 签到天数: 19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4-2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安徽滁州
    现在的滁州,居住、生活环境大大的提升,交通路网便于百姓出行,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绿色发展带来绿色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12 15:28 , Processed in 0.04763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