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60 雨游龙蟠山记 明 吴 遵 太仆少卿 予官太仆之二年,同寅协心,政益清简,暇则从诸公丰乐、醉翁、琅琊山水之游,历览几遍。顾去龙蟠十五里而近,且地多奇迹,褰裳梦寐,如将见之,欲一从诸公,未暇也。 夏五之晦,予心有恫焉。怔怔然,怅乎无所之也。昧爽,戒舆徒将出,有促之龙蟠者。予初以未告而先诸公,不可也。及登车四顾,阒焉无人。折行西南,诸冈阜绳牵株连,绵络不断。大山熊驰,小山鸱蹲,旁立而趋者人立,其最为乔拔者,出没云雾,倏隐倏见。回视向游诸山,杳乎不知其所在也。怃然曰:“为诸公前驱者,不先龙蟠可乎?” 时岚霏濡衣,风雨瑟历,众舆徒暑行无备,相戒锐意之龙蟠,不予怫也。十里许,稍稍见陂塘耕辟,树畛楚楚,草木蒙翳,茅茨隐约,不闻鸡犬声,恍若非人境也。复徐行数里,环峰蜿蜒,或耸或伏,周缭如垣,洒黛如画。回旋折入,犬吠嘹嘹竹树间,披帷而可望者,龙蟠寺也。 至,则惟缁流二人,寺益倾圮,僧舍鞠入榛莽中,盘础颓然,而昔人之胜览高题,磨灭尽矣。间为葺复数椽,而茅土未除,一居然萧寺耳。 午余,山雨如注,水泉湓出,咫尺复洞,层峦远若千里。不得一讨虎泉、芝井、怀仙、偃月之遗,怆乎!予之游为不遇也。 已而暝色渐起,屏憩丈室,四璧风雨,鼪鼯夜啼,清磬一声,群忘俱息,倏然无复知人世之有升沉荣辱也。因叹曰:“千灯一劫,万泡一水,故盛衰数也,成毁迹也,至不至遇也。” 吾归而有悟焉。顺事周流,随处皆虎泉、芝井也;洗心空洞,所寓即怀仙、偃月也。生自何来,圽自何去,成自何盛,毁自何衰。今之龙蟠,固昔之龙蟠也。推之吾人出处,始终与万物同归于尽,而况升沉荣辱哉? 越明日,雨出雨归,充然若有得也。嗟乎!孰谓兹游果不遇哉? 【译文】 雨游龙蟠山记 明 吴 遵 太仆少卿 我在南太仆寺做官的两年,同僚齐心,政务更加清闲,闲暇时就带领各位游玩丰乐亭、醉翁亭以及琅琊的山水,一个个都几乎游遍了。想到距离龙蟠只有十五里,很近,而那个地方有许多奇迹,想要提起衣裳渡河追求,睡梦里也念念不忘,如同将要看见那里。我想带领诸位一道去玩,却没有空闲。 夏季五月的月底,我心如有忧惧,惶惶不安,惆怅地不知道到哪里去。黎明,告诉轿夫我将要外出。有人促使我到龙蟠去。我起初认为,没有告诉各位同僚而在他们之前去玩,不可以。等到上车四下里看,寂静无人。小轿拐弯向西南行,许多山头像是绳子一样牵连,像是树枝一样缠绕,绵延不断。大山像是壮熊在奔跑,小山像是鹞鹰一样下蹲,身旁的山如疾走的人一样站立,那最为峭拔的山峰出没于云雾之间,忽隐忽见。回头看以前游玩的那些山峰,遥远地不知道它们在哪里了。我感慨地说:“做各位游玩的先行者,如果不先游龙蟠,可以吗?” 这时,雾气打湿了衣服,轻风细雨飒飒。几位轿夫夏天出行,没有准备雨具,相互勉励,决心到龙蟠,不违背我的心愿。走了十里多,渐渐看见池塘耕地,小路在丛生的树木中穿过,草木遮蔽了路径,茅草屋顶在树缝间隐隐约约,听不到鸡犬声,恍如不在人境。又慢慢地前行数里,四面的山峰蜿蜒伸展,或高耸,或低伏,在我们四周环绕,如同垣墙一样,洒落着片片青黑色,如同画一样美。曲曲折折拐了个弯,竹树林里传来响亮的犬吠声。那拉开轿帘就可以望见的,就是龙蟠寺啊。 进入寺中,只看见两位僧人。寺庙坍塌得很厉害。僧人居住的房舍处在杂乱的草木中,墙基倒塌,而前人游览时的佳作题名磨灭殆尽了。中间修复了几间房屋,但茅草杂土没有清理,居然是一个萧条的寺庙啊。 午后,山雨倾盆,泉水向上涌出,咫尺之间就是一个喷水的洞。层层山峦远若千里,不能够去赏玩琥珀泉、灵芝井、怀仙洞、偃月洞的遗址。可叹啊,我这次游玩是没有遇上好机会啊。 夜色渐起,在小屋内静静地休息,聆听四壁外的风声雨声。黄鼠狼夜间啼叫,大殿上清凉的击磬声传来,我的各种念头全部消失了,忽然之间不再知晓世上还有升官贬职、荣耀耻辱了。因而感叹说:“点燃千盏青灯,度过一劫亿万年,万种水泡都是水。所以,兴盛衰败是命运,成功毁灭为遗迹,我这次能不能到那些地方游玩,是机遇而已。” 我回来以后,有感悟了。顺应事物四处游玩,随处都是琥珀泉、灵芝井。洗静内心,空彻无物,所住的地方就是怀仙洞、偃月洞。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成功从哪里开始兴盛?毁灭从哪里开始衰败?如今的龙蟠,本来就是过去的龙蟠,推究我们人的出处始终,和万物一样同归于尽,更何况升官贬职、荣耀耻辱呢! 第二天,下雨中出发,下雨中归来,满满的有心得啊。哎呀,谁说这次游玩果真没有收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