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你妈是你妈”为何上了常务会(转载) 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他费解地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2015年5月6日中国政府网)
李克强总理说:“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总理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笑声一片。李克强痛批道: “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4月8日《人民日报》就指出: “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不是《大话西游》里的台词,而是办事群众的亲身遭遇!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最后当事人向旅行社交了60元躲过了跑断腿一劫。一个月之后,李总理在常务会上讲述“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吗”的故事,当然不是活跃会场气氛,而是强调:简政放权改革的现有成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不小距离,类似奇葩证明还在给老百姓添堵。因为 要证明你妈是你妈,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其中很多不仅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动辄陷入三脚传球或四脚传球最后的临门一脚还是被踢出了底线,重头再来。
证明“你妈是你妈”这只能说明,很多严格要求于民的程序,事实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每办一种证件,事实上就意味着公民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一次个人信息的归集;既然登记了、收集了,当然不能登了白登、收了白收。像“证明你妈是你妈”这种事情,公民个人从出生到上户口再到迁户口,整个流程都在相关部门留下了明确的痕迹,如果这些登记与办证的流程不是假模假式的假把式,相关部门要查到“谁是谁妈”理当易如反掌,怎么还需要公民个人为此专门开证明呢? 说到底,“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背后折射的是公共服务的粗劣。一方面,公民明明已经登记过的信息却需要频繁开证明,政府部门自己该主动核实的信息却让公民跑断腿;另一方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时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就是这么规定的”成了刁难民众的借口,也成了权力寻租的渠道。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应该在方便群众办事的件件“小事”上体现出服务性,须知,不是公众来求你帮忙,而是你在为公众服务。 而多如牛毛的办证不是因为什么“技术壁垒”,而是某些职能部门与办事群众之间始终存在“态度壁垒”。有些职能部门工作懈怠、推卸责任的积习难改结果不仅徒增职能部门工作压力同时要也给群众添加负担。 “证明你妈是你妈”当事人最终交了60元,顺利通关那么试问这其中还是否存在着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利益关系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为此项收费肯定不在合理收费范围之内,可见,有些所谓需要开具的证明不过是一道收费站。因此李克强在会议上指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对老百姓负责的事情,就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他指出: 各部门不能“放空炮”,更不能“糊弄了事”,要坚决打破部门利益,保质保量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事实上,政府的慵政懒政也会直接带坏社会风气,同时也是为违法乱纪者添加“农家肥”! 各类“奇葩证明”证明,确实要简化办事程序,确实要减掉不必要的条条框框,确实要打掉各种“证明”背后的灰色利益链,而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