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提到安徽,也许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黄山,而除了黄山,那些古老的牌坊,开满春花的山峦,黑瓦白墙的房屋,梦幻的河流......上天还赋予了太多美好给这片土地。
今天我们来聊聊安徽那些闻名全国的美食
毛豆腐
毛豆腐是安徽徽州一代很著名的一种特色小吃,因为发酵的过程发生了奇特变化而长出了类似“毛”的长长的菌丝,所以叫做毛豆腐。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
鲜腌鳜鱼
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腌鲜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等,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 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救驾烧饼、蟹壳黄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特色传统小吃。刚出炉的黄山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盐、菜油为原材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工序制成,烘烤在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再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乌饭团
乌饭团是安徽地区特色传统名点,节日食俗。在安徽沿江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乌米饭的习俗。据传说,此饭有驱魔、避邪的作用。相传古代有一孝子名叫目莲,其母因犯罪入狱,目莲常去给母亲送饭,都被狱兵吃掉。后来目莲做成乌饭送去,狱兵见是黑色的饭不敢吃,便送给目莲的母亲吃了。此小吃流传至今。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为徽州传统特产,始创于南宋末年理宗时期,工艺成熟于元代,隆盛于清。相传清乾隆游历江南,品尝到五城茶干时,特在茶干上印下无字印,誉为有口皆碑。五城茶干色泽红棕色,色泽均匀,有油润感滋味咸甜适中,香气浓厚;质地组织细密、对折不断、柔软有劲、有弹性。茶干选用优质大豆、甘草等十几种天然材料精制而成。色泽酱红、细嚼味长、回味持久。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符离集烧鸡用优质的鸡种,科学的配料,精细的制作技术进行生产。要经过宰、烫、搓、洗、扒、磕、漂、别、晾、炸、卤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原汁老卤,鸡香肉烂,烂而连丝,一抖就散(热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