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市气象台发布多个大雾预警信号,专家提醒 大雾多发季,市民注意身心调节 雾气挥之不去,建筑物若隐若现,出行好似自动隐身……一场场大雾接连几日清晨在我市弥漫开来。“接下来还有这样的大雾天吗?”“外出时应该做哪些防护?”“大雾天气,适合晨练吗?””饮食上有需要注意的吗?”……近日有市民致电本网热线,询问诸如此类的雾天注意事项。带着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昨日先后采访了滁州市气象局和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方面的专家。
雾气弥漫, 多个预警信号发布
近日清晨,我市接连被几场大雾笼罩,直到中午时分雾气才逐渐散去。记者了解到,自进入11月份以来,我市气象部门便发布了多个大雾黄色和橙色预警信号,更于11月13日6时04分发布了今年下半年以来的首个大雾橙色预警信号,且持续了近4个小时。最近一次的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出现在11月20日的6时10分,期间,凤阳、定远、明光、天长境内出现了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大雾,局部能见度低于200米。
受多股冷空气补给充足的影响,我市气温骤降,而大雾天气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晚间和早晨。由于刚刚送走前几日的降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风力微弱,再加上大气静稳等因素,这些都为大雾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了解,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根据目前的天气形势,我市近期出现大雾天气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高速公路上极易出现的团雾相当危险,驾驶人员须格外当心。如果驶入团雾之中,应立即减速,打开所有车灯,通过路面标线及前车尾灯引导视线。最好驶向最近的服务区,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
大雾多发,市民做好身心调节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在我市经常出没的这种雾叫“辐射雾”,主要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随着白天太阳和气温的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再加上风速逐渐增大等,大雾也会随之消散。需要注意的是,雾气看似温和,却极易凝结大气中的一些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那么,在这样的天气里,市民在日常饮食起居上应当注意哪些方面?记者昨日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三刚取得了联系。
据其介绍,由于空气中粉尘等颗粒较多,市民在外出归来后应清洗面部和裸露在外的肌肤,并注意开窗换气通风,保证空气流通;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湿度大、气压低,一些人容易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及时做好身心调节,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补充水分,注意饮食清淡;此外,还建议有晨练习惯的市民不妨将锻炼时间调整至空气相对洁净的晚间,并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