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69|回复: 0
收起左侧

古桥应有语,慢诉全椒风雨情 | 安徽人游安徽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4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3-1-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本帖最后由 嗨滁小编 于 2023-1-11 14:38 编辑

    旧邑志言:襄河,“源出石臼山之北,由石梁潭入襄城,入袁村河,过宝林桥下,转东北,绕县治后,曲转向南,循东过积玉桥,经儒学前,至雷家渡,由赭涧市入石潭与滁河合,至下三汊河与清流河合,迤逦至瓜埠入于江。”襄河由石臼山发源,经周岗至黄栗树、石沛。出石沛,至草庵郑桥,再转向白酒,下经斩龙岗,穿襄河镇,于陈浅三汊河入滁河。
    全长74公里,全椒境内长50公里。因襄河穿城而过,是县城的母亲河,数座古桥应运而生。仅县城境内就有:涌金桥、宝林桥、红栏桥、白汪桥、拖板桥、太平桥、积玉桥等七座古桥。如今这七座古桥都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涌金桥
    微信图片_20230111143258.jpg 涌金桥  图/滁州网
    涌金桥,又名奎光桥。位于孔庙东侧国光楼旁的襄河上,是三孔石拱桥。明少司徒周继有《学宫图议》云:“当于此造桥,以镇下臂。”明崇祯(1628—1644)时,邑人金光辰、县令孔尚共同募集资金建造,后兵燹桥圯。清道光(1821—1850)年间,桥又圯,邑绅程小圃、江佩蘅、印芾村诸前辈各输巨金,鸠工庀材,重建兹桥。遂易今名。

    涌金桥与积玉桥对峙,锁钥襄流,通衢南岸,积玉桥和涌金桥被称为姐妹桥,孔庙位于其间,故积玉桥与涌金桥间的襄河有“泮池”之称。
    咸丰(1851—1861)年间,桥毁于兵火。光绪元年,县令吴以敬署县事,下车殷殷以兴废举坠为念。时余,县令吴以敬适由皖南返乡,路过此桥,提议重建涌金桥,并捐俸百金为首倡,其时与张澍棠、程雨荪、王幼峰三乡贤共议建桥之事。
    后来,工程未到一半而经费不足,复函椒陵老辈薛慰农(薛时雨)、张任庵两观察,汪渠仙直刺,盛云舫大令,均同意募集善款,期成善举,把桥的剩余工程扫尾完工。此后因战火天灾,涌金桥命运多舛,光绪十五年(1889年),县令朱寿祥、邑人王澍等又筹款,几经复修。
    民国九年(1920)增修桥面及桥栏。民国二十年(1931年),滁州到全椒的公路通车后,将桥面改造成平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把桥面加宽,增设人行双道。
    从明清到民国期间,全椒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水路。当时的襄河呈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从奎光楼到涌金桥,再到泰山庙一段均系民船停泊之所。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于襄河,市民皆聚于桥上及两岸观赏,整个椒城万人空巷。
    据县志载:涌金桥建成后全椒科举考试名声鼎盛。咸丰二年(1852年)科考,乡贤薛春黎就中了举人。(清•薛春黎,字雅农,号淮生。劬学勤政,颇有卓识。遇事敢言,不避权贵。官至御史,卒于官。著有《味经得隽斋集》《味经得隽斋诗文集》《秦汉魏晋大事表》等。)同时中举的还有汪鎏(金门)(著有《空谷传声》《枕襄吟社诗稿》)、杨焘(稻楼)。
    癸丑年(1853年)乡贤薛春黎曾偕同弟薛慰农(薛时雨)走桥,以示敬畏。
    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凤翥,父亲鑫,皆教授乡校。咸丰三年(1853年),与仲兄春黎同科登进士第,传为佳话。分发浙江,任嘉兴县知县,年46时,由邑令擢知杭州。
    薛时雨为官十余载,卓有政绩。可能时逢战乱。亦可能是洞察官场争斗之卑劣,视忌者日众,48岁时却毅然称病辞官,执掌文教,退任杭州崇文书院山长。在杭州任教三年,家遭不幸。此前仲兄春黎病卒江西,此时伯兄暄黍又卒于安庆,乡关之思愈切。
    同治八年(1869年),器重薛时雨的浙江巡抚马新贻已调任两江总督,欲聘薛来宁掌教。薛时雨考虑江宁(今南京)去家乡全椒百二十里,风土最近,飘然东归,应聘领江宁尊经书院,后又主讲惜阴书院,直至终老,共16年。
    任教期间,人士蒸蒸,日劝于学,箸弟子籍,盛于浙江。时称“石城七子”的顾云、秦际唐、陈作霖、朱绍颐、何延庆、蒋师辙和邓嘉缉,皆出自门下。薛时雨又擅长诗文,且文思敏捷。滁州、南京胜迹,多留有题咏。
    宝林桥
    微信图片_20230111143306.jpg
    宝林桥  图/江树人搜狐博客
    宝林桥,位于宝林路起口。建于元至正辛巳(1341)初冬,僧人佛光、慧明、无尽倡建。为三孔石拱桥。明永乐四年(1406)春,县令马继祖续修。现存桥为民国4年(1915)修。

    宝林桥头有一城门,叫“宝林门”,东吴赤乌二年(239)修建的,后倾圮。明朝崇祯年间,县令方永昌为防御张献忠义军,建关隘十二处,并首建宝林关。在宝林门旧址处,掘获木匾一方,上书“宝林门,立于赤乌二年”,墨迹古而犹新。
    宝林门关隘建成后,桥势虹峙,河水浚深,不啻金汤。门额题“虎踞犀潜”四大字。门楼上,塑关公神像。意为邀忠义之灵,永障一方平安。原来“宝林门”木匾仍悬在关门的横额上,盖不忘前迹之意也。由于全椒城防御工事告竣,张献忠火烧程家市,未能进攻县城。
    民国五年(1916)冬,在重修完宝林桥后,邑人又重修了宝林门,由江克让题“宝林门”三字于石,仍旁书“赤乌二年建” 。民国九年增筑石岸。今宝林门已随老城墙一同毁去。石岸尚存。
    “宝林门”下多活石,自桥上观水清石现,滢洁可爱。民国初年有人将“宝林桥活石”列为全椒第九景。
    宝林桥旁有两座寺庙,一名宝林寺,唐贞观七年建(633),一名观音庵,又名锡胤庵,明万历年间(1573—)建。此一寺一庵藏书极富。茂林修竹,卧听水潺,是修身养性读书作画的极佳场所。明进士吴国鼎、清进士吴山尊都曾在宝林寺和观音庵读过书。
    明开国功臣乐韶风当年过宝林桥曾题观音庵诗曰: “竹外长桥过水西,尼僧结构理菩提。自知禅味多清淡,莫向扬州问阇黎”。
    诗中“桥西”之桥,即指宝林桥。观音庵曾经是吴敬梓伯曾祖吴国鼎少年读书处。吴国鼎有《宝林兰若寄读有年志感》曰:“古刹何年傍水开,磷磷石骨溅幽苔。时闻梵呗穿林出,夜听钟声隔岸来。居士日函尘满架,僧寮香烬敞空台。独怜新月河桥畔,跋履闲吟缓步回”。
    宝林桥东边过“宝林门”,穿王永和药店的西山墙,有一蜿蜒小巷叫宝林巷,过宝林巷即为清学士吴鼒(山尊)的“达园”,即我们熟悉的“吴家花园”。该园占地数十亩,有假山、舟坞、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宝林门”为其出口处,宝林桥为其左臂。
    在县城宝林桥边,还有著名的鲁氏书斋(鲁光华家的书斋)。杨攀龙联曰:“城让山沟来舍北;风传钟韵过桥东。”桥头还有闻名的椒陵老字号王永和药店。
    红栏桥
    “红栏桥”,原名州门桥。位于县城的太平路与儒林路之间的襄河州门涧上。北宋绍圣三年(1096)本县人高志密建,初名“高公桥”,为一孔石拱桥,民国二十年(1931)桥被水毁,次年成立以陈丽昆先生为首的 “州门桥建设委员会”重建今桥。因桥栏杆涂以红漆,俗称“红栏桥”。
    1991年华东大水后县政府大修。一次工人在桥端水泥板上刻“洪栏桥”三字,引起争议。现统称“红栏桥”。此桥为县城通往北乡、东乡之要津,农历二、五、八,桥上逢集,桥上车如水,人如潮。桥上以卖竹器、木器、畜禽、畜产品、水产品为多。桥近大王庙(泰山庙)码头,当年船只云集,是旧时商业繁盛区。
    州门桥边的双岩书院位于州门桥(今红栏桥)东。明崇祯十五年邑人为金光辰公建。从先生号曰“双岩”。金光辰(明),字居垣,号双岩。官至左佥都御史。直谏敢言,不避权贵,德泽乡梓。里人报其德,为建“双岩书院”。所著疏稿、诗、文名曰《金都御史全集》行世。祀乡《双岩诗文全集》共四十卷。
    州门桥西边有诗书世家陈丽崑故居。大门联为陈自作:“无三事惭;有二缣赠。”厅堂悬有三副对联,其中有两副为张鑑怀撰赠陈丽崑之子丽子(陈葆经的表字)。一副为陈丽崑在戊年(1918)十二月夫妇五十双寿,因作此联自贺,书悬于此厅。
    书室联为陈丽崑在其子陈葆经就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苏州大学前身)时,撰寄勖勉之联,后书悬于此室中。联语:“丽句漫持骄,自是儒生常口气;子书多立异,须于经学下功夫。”
    古时信奉孔子学说的人,亦称为“儒士”。自汉代以来,推尊儒家,儒家经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经常,即研究经书,为诸经作训诂,或发挥经中义理之学。
    白汪桥
    微信图片_20230111143315.jpg
    白汪桥,又名霸王桥。位于县城西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邑人王镐募捐修建,为单孔拱形石桥。孔径8米,全长25米,高7米,宽5米。该桥为全椒当年直通庐州(合肥)大道上的一座主要桥梁,是沟通县城与西乡、南乡之要津。桥近白汪塘而得名。又因全椒境内多项羽遗迹,流传许多楚汉战争的故事,多年来,椒人又称为“霸王桥”。
    近桥处原有一座私人花园——西园,为巨商江绍禹之别业,亭台池榭,小巧玲珑,与汪文绶之“南园”(原莲花宾馆今奥康商业步行街)、路润民之“东园”(今袁家湾邮政所),鼎足而三。

    清同治、光绪年间,桥下住一隐士杨秉衡,又号“了园”,幼长文学,老攻佛学,曾经以四书注释《金刚经》,人谓其为憨山后身。老年为亡友之了伸冤,触怒县令,从狱三载。后构庵白汪桥下,曰“了园庵”,死葬庵后,曰“瓦砾堆”。
    霸王桥桥名为霸王,当然与霸王有关。传说当年项羽垓下被围后,急马奔逃,直向江东,途经全椒时,仓皇中从桥上飞驰而过,急劲的马蹄竟踏裂了桥上的青石,留下一只马蹄印,因名“霸王桥”。
    也有传说那个蹄印是张国老的毛驴留下的:当年张果老升仙时,毛驴也喝了仙汤,劲力十足,早跃上云端,张果老一急,飞窜而上,仓促中就倒骑了毛驴,那驴儿落地一蹬,后蹄就踢踏在桥石上,成了如今这个圆坑。
    坊间还传说霸王桥建完时,正风雨交加,一个小脚的老太太颤颤微微地从这里经过,就跌下桥头,当了顶桥梁的,老太太的年纪实在太大了,腿脚也不稳便。所以,每逢刮风下雨,桥身就直打颤。
    霸王桥古朴秀美:玲珑小巧的桥身,只一点微微凸起的桥面,两侧的护栏,都是用整块的条石垒成的;站在桥旁的河沿,可以看见半月形的桥拱洞宽宽绰绰,与倒影合成一个圆;条石苔痕斑斑,石缝里还长出了野花草。
    夏秋时节,还会开出淡淡的小紫花,结出红红的小浆果,引逗得水下的游鱼时不时地游来游去,恋着桥的影子不肯散开。
    近桥有百年名校南屏小学(后更名为宝林小学,均为前进小学的前称)和全椒师范(今襄河中学)。全椒第一家砖瓦厂——和平砖瓦厂就在桥的南面。
    桥下有一条老街名曰小桥街。老街古朴典雅,青石板、红条麻石铺就的不到三百来长的老街两边商贾林立,著名的小桥湾石牌坊和椒城老字号程秉东糖坊、杨隶生油坊、金老五茶馆、潘志洲钩秤行就在离桥不足数十米的小桥街上。
    离桥不远处还有一座鲁氏祠堂(现襄河中学)和一座土地庙,后来都成为襄河中学、南屏小学、宝林小学的校址。过白汪桥向西不足五里有一名庵,名曰白衣庵。向南有一桃园,名曰江氏桃园。解放前夕都是全椒著名景点,现仅存遗址。
    拖板桥
    拖板桥,在县城儒林路钮家(仙鹤)巷口,明万历四年(1576)建。桥原为木板多孔桥,后改木为石,长市尺50尺,宽10尺,高40尺,如长虹卧波。拖板桥见证了吴敬梓家族的兴衰。桥石上有刻字,楷体,端正清秀。桥北为河湾街,原为明清米市区。近有吴家的探花第、遗园、赐书楼,街北有北极阁(玄武阁)。
    北极阁(玄武阁),现为吴敬梓纪念馆、吴氏故居所在地。吴勖建,与笔峰对峙,为清代文人雅会之所。民国期间,九月九常登高于此。探花第,在县城北郊北极阁高丘(走马岗)南面。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吴国对(吴敬梓的曾祖父)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俗称“探花”),因建此第宅,故名。
    原建筑范围甚大,正宅约十进,前门在河弯街,后园达高丘下的州门涧(即“后坝”)。后园中有赐书楼、文木山房、遗园。这里是吴敬梓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面临襄河,竹树楼台,十分幽雅。咸丰间毁于战火,惟存门前四座鼓形旗杆大石础及园中少数石刻。
    遗址现已建成“吴敬梓纪念馆”。襄河从探花第门前流过。襄河上有两座石拱桥,叫涌金、积玉。河岸上只有半边街肆,故俗称“半边河街”,所以此水也称“半边河水”。联云:“门向涌金,一片人声如鼎沸;宅依积玉,半边河水总环清。”桥南接吴氏另一故居——“薖园”也是“薖园石刻” 的出土处。出钮家(仙鹤)巷口,左有襟襄楼,建于1916年,楼中设有茶社。
    清末民初时本县人、塾师王大启曾作楼联两副:“襟怀潇洒非关酒;襄水潆洄(水洄旋貌)更有楼”、“襟带当风茶当酒;襄河环碧水环楼。” 离拖板桥不远处有远近闻名的“集贤居”酒社,亦为文士登览聚会之处。居有名士王宗沂联:“集部广搜,试闲窥、陆羽茶经,窦苹酒谱;贤流(圣贤之流)毕至,定不乏、仲宣(王粲的表字)赋笔,太白(李白的表字)太白。”
    与钮家(仙鹤)巷口相对的是肖江宗祠,又称“五车堂”。据说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巡幸江南,到江宁(南京)后乘船下长江游滁河、入襄河到椒陵“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缙绅,培植士类,阅兵祭陵”。
    路过椒陵时,江氏祖先把五车祖传的书籍作为礼品,进贡给乾隆。为了表彰江氏子民的不凡之举,乾隆皇帝把肖江宗祠命名为“五车堂”。意思是江氏族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从此“五车堂”也成为肖江宗祠的别称。这些传说,在我记事时,家中发黄的毛边纸“江氏族谱”也有记载。
    拖板桥钮家(仙鹤)巷口出口处,与肖江宗祠相邻的是《新华春梦记》的作者杨尘因故居。《新华春梦记》是一部描写袁世凯复辟帝制始末的历史小说,多以史实为据,以辛辣、诙谐的手法揭露了袁世凯强奸民意、卖国求荣的行径,以及筹安会的丑行。
    作家还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蔡锷讨袁之义举,以及蔡的爱情生活(1985年3月10日,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对该书进行再版,改名《新华春梦》,作适当删节、改动,删节本为64.9万字)。由于《新华春梦记》揭露了袁世凯在新华宫内的丑恶生活,因之影响很大。
    吴稚晖在叙言中说:“杨子的《新华春梦记》史实甚详,可惜以稗史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到过该书,蔡东藩著述的《民国演义》引用了《新华春梦记》的大量史料。
    《新华春梦记》,民国五年(1916年)春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当时正值南北对峙,袁世凯之子袁克定为了避免袁氏丑闻外泄,遂派人到上海向各书店收购此书,并出5000块银元托人向杨尘因收买版权。
    杨尘因迁居租界,避而不见。由于该书被袁氏大量收买,因此社会上只有少量流行。《新华春梦记》为灰蓝色封面,书名下方署有“杨尘因著,张冥飞校评”字样。
    杨尘因生前与梅兰芳、周信芳、苏曼殊、柳亚子、欧阳予倩等文学、艺术大师友善。他能编能唱,善评京剧,据说曾为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人编写过剧本。
    杨尘因与苏曼殊的交往很深,当时,苏曼殊和杨尘因在上海颇有名气,人称苏为“文豪”,杨为“铁嘴”,可见杨尘因是能言善辩的。杨尘因于1961年病逝于上海,《羊城晚报·花地》专栏曾载有纪念他的文章。
    太平桥
    微信图片_20230111143322.jpg
    太平桥  图/刘敏
    太平桥,原名贺橹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曾在此造橹,故名。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为石拱单孔桥。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后,国民政府全椒县建设局曾经修整过。建国后曾改为木面桥,后来又在桥上增铺了砂土。

    老太平桥东、西原有两座关隘,分别上悬“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的横额。蓝底白字,时日久远,是明朝隆庆六年(1572)二月任全椒县令的浙江归安人、进士严汝麟所书。镶嵌在国光楼门洞上方的“奎光楼”也出自严汝麟的手笔。
    旧太平桥东,有一座石狮子牌坊,又称节孝总坊,上刻一千余人姓名,是清咸丰年间邑人程锡龄所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圯,民国间尚有石基在。太平桥至千佛庵有一条小街,叫太平里。居民多以种菜为业。千佛庵一直办有学塾。
    民国时,城内文士走太平,常约聚于千佛庵,相与吟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曾任江浦县典史、文士邱迟仙告假经太平桥,作诗书赠印竹泉(清末民国间本县人,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多画青山不值钱,画山赠与旧时贤。而今又返江南棹,多少烟岚绕笔尖。”
    太平桥是旧时滁州至庐州(合肥)古驿道的必经之处。随着“走太平”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小桥已经无法承载,全椒县政府决定重建太平桥。1992年9月重建工程动工,1994年2月竣工。重建后的太平桥系传统风格、现代结构的钢索斜拉人行桥,长90米,宽3.56米。
    桥两头建了牌坊,现在牌坊上悬挂着“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的匾额,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画社副理事长、县政协委员、已故的书法名家方志均所书。重建的太平桥势如长虹卧波,既有古典意韵,又充满着现代气息,成了当时全椒的一大人文景观。
    据民国九年版《全椒县志》载:“正月十六日,倾城士女出游于东门太平桥,取祓除不祥之意……谚谓之‘走太平’,是日谓之‘太平日’。游人不远数十里而至者,爆竹及鼓吹声至夜分不绝。”放烟花、鸣炮竹,祈求太平永远,现已演绎成全椒的一大民俗。
    “走太平”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到了2010年,走太平的人数已达到30万人,斜拉桥已无法满足“走太平”的需求。再加上太平桥桥面太窄,结构老化失修和不堪重负的状况,太平桥已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10月5日,太平桥拆除重建工程开工,仅用3个月时间,新的太平桥建成并投入使用。
    重建的太平桥是三跨连续梁的廊桥,桥梁跨径为101米,桥面宽16米,中间桥面宽为8.8米,两侧廊道各3.6米。桥面用花岗岩石板铺面,桥墩是拱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头建有四角重檐亭4座,主墩位置的横梁和桥面各加宽2米,形成观景平台。
    中跨的桥面两侧建有避雨遮阳的仿古长廊。新太平桥具有浓厚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成了襄河水利风景区又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
    现在“正月十六走太平”这个全椒县特有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县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到位于县城东侧襄河之上的太平桥上走一趟,以期平安。
    “走太平”活动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近几年影响力传至全国各地、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太平桥已成了传承全椒传统民俗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每逢正月十六,全椒几乎是万人空巷走太平。
    积玉桥
    微信图片_20230111143329.jpg
    积玉桥  图/江树人搜狐博客
    积玉桥,在全椒县襄河镇东南门街道之接壤处,横跨襄河之上。原名“市石桥”,民间俗称“大石桥”。相传始建于西汉初年。宋嘉祐二年(1057)由邑人吴讼与僧人行悦领首重建,历时五年方成。明景泰元年(1450)重修,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488)续修。
    清宣统元年(1908),桥被大水再次毁圯,各坊邑人捐资银元达一万四千两,拟重建;辛亥革命起,工程暂停,接着大旱灾荒,延至六年(1917),方又“始甃桥址”,重新募捐,并专门成立以椒邑文士汪文绶(曾任淮安知府)为首的“积玉桥修复促成团”和以张德霈(县财政局长)、盛元龙(县财政局副局长)、江绍禹(县商会会长)为经理的“积玉桥桥工局”促其事。
    到民国八年(1919)十二月告成。重修的积玉桥长41米,宽4.2米,高9.6米,四垛、三孔,桥面皆以石条垒成,桥面两边有砖砌栏杆,大桥中孔上镌刻有“积玉桥”三个大字,为邑人江克让所书。今此桥仍为全椒城内重要津梁。

    积玉桥前有一块青石板,石板上有清晰的马蹄印。传说霸王项羽飞马从城墙驰下,马落在石板上,留下了蹄印。这一双马蹄印从此就成了全椒人引以为豪的谈资。
    1920《全椒县志》记载:民国六年(1917),因桥重修清理桥墩时,发现散见桥石中的残字石刻,每石一字,达千余字。时本邑书法能手江克让嘱子江兆源与盛峻居,在乱石中搜拓,先后共拓八十六字。
    积玉桥石刻,字迹结构奇古,经当时金石家李瑞清、曾熙鉴赏,评价其字古厚浑朴,有汉魏神韵,论为“萧梁人手笔,与鹤铭同时。”书法家亦均公认为六朝人作品。所书内容即千字文。名桥名刻,当时就被学术界所重视,江氏将所拓八十六字装璜成册,曾由中华书局影印成《全椒县积玉桥残字》一书,供人临摹。凡得者,如获珍宝。
    此书册为江克让之子江兆沅保存,传至第三代江家荫(原县文化局长)因文革后佚。可惜,这批视为书法艺术珍品的近千块石刻,因民国年间修桥时,被填入积玉桥桥基之下。何时能重见天日,只好有待后人修桥时查找了。(黄口:积玉桥记),为此著名书法家刘二刚在《书法导报》撰文,关于《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著名画家徐悲鸿为《全椒县积玉桥残字》写跋 《积玉桥字》。
    积玉桥,为全椒古代最著名石桥,是南北交通重要津梁,素为兵家争夺之地。据清康熙十三年(1674)《全椒县志》: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大司马桓温讨伐袁瑾,袁氏求救于前秦,前秦遣将军王鉴、张蚝率步骑三万来助,桓温遣桓伊等人迎击王鉴、张蚝于积玉桥,大破秦兵。
    《宋史》记载:“金人大战积玉桥”,亦即指此地。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占领全椒期间,在桥头建碉堡,控制东西街道交通。
    在古代,积玉桥也被作为全椒学宫的金水桥。每当学使驾临全椒试取秀才,凡成为秀才的,必戴花从积玉桥上,从涌金桥下,谓之走“金水桥”,然后到学宫拜老师,拜孔子牌位。
    来源:天府散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2 20:46 , Processed in 0.0820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