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此乃民意 于 2022-10-25 13:59 编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在推动我市稳定经济大盘,助企纾困工作中,滁州银保监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强化引领作用,积极指导我市银行保险机构乘势而上,在服务“双招双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全方位展示滁州银行保险业对促进区域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滁州日报推出《建功新时代 金融在行动》专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见证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金融业的发展风采。
落实稳经济大盘政策 提升助企纾困质效 ——滁州银保监分局多举措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滁州银保监分局结合滁州实际,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便民融资服务举措,加大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力度,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截至8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883亿元,较年初增长463.49亿元,增量全省排名第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1.88亿元,较年初增长245.71亿元,增量全省排名第2。
压实主体责任 主动作为显担当
建立助企纾困工作机制。印发《中国银保监会滁州监管分局关于做好金融便民融资助企纾困工作的通知》,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便民助企融资服务专班,明确金融便民助企纾困11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进园区、进街道、进社区、进乡镇、进商圈”融资对接、新市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减费让利等工作。 建立融资需求调度机制。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企业服务中心、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日对接机制,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每日对接、每日监测、每日调度。确保企业符合条件的存量贷款“应延尽延”,新增贷款“应贷尽贷”,推动银行机构承担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 做好特定行业纾困工作。鼓励各银行机构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幅度不超过3个百分点。鼓励保险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因疫情导致批零住餐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覆盖面,提升理赔效率。
服务科技创新 企业产能再升级
加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确定全年科技型企业贷款全年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力争普惠型科创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的目标。积极开展“百行访万企”融资对接活动,制定滁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库,逐户进行对接,按时进行回访调查,确保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满足。截至8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17亿元,较年初增幅3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 加大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力度。印发《中国银保监会滁州监管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科技金融特色机构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指导银行机构围绕滁州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战略部署,完善科技金融特色机构体系,做实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切实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努力促成科技金融特色机构在滁州设立。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积极合作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打造中小企业创新孵化平台。主动提供金融业务咨询,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企业不断谋求更高的专精特新评级。充分利用滁州市金融信用服务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以企业信用及评级为依据匹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实现银企融资智能匹配、个性定制、一网通办,切实提高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截至8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93.24亿元,支持企业540户。
帮助受困主体 保险服务强保障
推动防疫保险优供给。为特殊群体赠送防疫类保险,累计提供保险保障35.11亿元,将新冠相关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类补充类业务赔付范围,开办防疫保、复业保等疫情专属保险产品。加强重点群体帮扶,针对货车司机、快递从业人员等货运物流行业工作人员提供雇主责任保险、意外险等产品,服务1.5万人次。 落实受困主体延缴费。对因疫情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和个人,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延长缴费宽限期、复效期、减免复效利息等方式,全力提供风险保障。累计为483人次办理复效期延长,减免复效利息惠及517人次。 督导汽车保险提服务。为受疫情影响停驶营运车辆开通保险延期服务,累计减免保费约2万元,全力保障运行畅通。针对营运车辆投保难、投保贵问题,主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行首问负责制,明确交强险不得拒保、商业险应保尽保要求,规范保险公司经营发展,主动防范负面舆情风险。
(8月22日,滁州银保监分局召开全市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通报会)
支持小微企业 融资降本出成效
严格落实“两增”考核。按季度对银行机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两增”进行考核,确保各银行机构按时完成贷款投放进度,支持小微企业户数持续增长,并对于全市银行机构完成情况按季进行通报。指导大型银行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别是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确保全市信贷机构不断优化。 持续压降贷款融资成本。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减轻企业贷款压力。督促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合理控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综合经营成本,科学进行信贷资产利率定价。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截至目前,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了34个BP。 做好贷款“抽断压拒”行为管理。充分摸排银行机构抽贷、断贷、压贷、拒贷问题线索,建立与金融机构问题收集、转办、结果反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督促银行机构对抽贷、断贷、压贷、拒贷的业务实施提级管理,建立明细台账,加强审慎审批,落实责任到具体审批人。指导银行机构多渠道宣传延期还本付息、续贷、减费让利等金融助企纾困政策。 (9月28日,滁州银保监分局助企纾困督查组赴县域企业开展走访调研)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下一步,滁州银保监分局将努力推动全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滁州,不断开创长三角一体化“桥头堡”城市金融服务新局面,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徐 鹏)
注入金融“活水”助力经济稳增长 ——工行滁州分行靶向用力争当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工行滁州分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采取多项举措精准高效支持市场主体,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截至9月25日,该行各项贷款余额431.44亿元,较年初增加76.49亿元,增量仅次于合肥,居全省第2位。
提高政治站位 争当服务实体主力军
落实金融责任,切实履职担当。该行党委班子高度重视金融助力稳经济增长工作,成立由“一把手”行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助力经济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专项考核办法,建立双周调度会制度。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双招双引、云签约项目和六大支柱产业、八大产业链,聚焦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民营普惠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运用本币+外币、资产+投行、表内+表外等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行“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抓住经济政策超前发力、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和上级行放权赋能等机遇,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至8月,该行公司类贷款累计投放28.07亿元,连创单月投放新高。截至8月末,该行公司类贷款较年初增加41.87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幅34.53%,高于全省平均15.5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贷款年初增加37.38亿元,科创贷款较年初增加2.99亿元,绿色信贷较年初增加13.71亿元。 (2022年8月19日,工行安徽省分行行长梅霜到滁州分行调研指导)
靠前精准投放 争当民营企业好伙伴
加大金融支持,助力企业发展。该行把民营普惠金融服务纳入党建责任清单,健全“应贷尽贷、敢贷愿贷”机制,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合作伙伴服务提升工程”,开展“普百业、惠万千”专项服务行动。截至8月末,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9.27亿元,较年初增加12.0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0.09%。坚持普惠金融全行办、全员办,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推进普惠贷款扩面、增量、提质、增效。联合国家担保基金与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信息交互渠道,为园区企业提供线上小额信用“园区e贷”。全面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开展“春融行动”和“跨境人民币进百企”活动,全力支持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截至9月25日,该行普惠贷款余额32.85亿元,较年初增加8.55亿元。6月份以来,共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04场,走访企业420余家,走访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700余户,累计发送金融服务短信14600条。 (举行“工行迎春”零售旺季营销云启动仪式)
贴心助企纾困 争当高效服务领头雁
发挥金融力量,提升服务效能。该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及总省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开展客户走访和多层面银企对接活动,加大稳增长需求的政策宣传和对口业务产品推介,在服务效率上放权赋能,扩大自主审批范围,优化自动审批流程,实行主动授信、预授信。提高信用贷款授信和中长期贷款授信比例,发挥金服平台获客渠道作用,发布金融产品,借助平台银企专项活动,做到快速响应、主动服务。加大前中后台协同联动,提升响应市场需求的能效。强化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行业的专项支持,决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大力推广线上数字产品、信用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批量化、线上化普惠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民生服务等领域以及对受困市场主体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运行业和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个人贷款,主动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变更还款方式和还款日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150家企业办理4.96亿元续贷,主动为133户企业办理2.68亿元经营快贷延长授信期限,普惠贷款整体利率较年初下降11个BP。(程开龙 李晓静)
“扶微助小”践行国有大行担当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助力滁州经济行稳致远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在市委、市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果断施策、靠前发力、精准部署下,中国银行滁州分行践行大行担当,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稳就业、保主体、防风险制定行动方案,出台30条工作措施,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服务我市小微企业经济发展。
运用金融力量 加大支持力度
立足滁州所需、金融所能、中行所长,中国银行滁州分行着力帮扶市场主体纾解困难,加大对小微贷款的扩面增量提质降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内部资源优先配置,加大考核力度,制定专项考核方案,严格落实小微企业信贷尽职免责政策,加大对服务小微企业绩效考核力度,全行上下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工作。 稳定提供高效信贷供给。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加工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农业养殖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9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30.05亿元,较上年新增7.67亿元,排名系统第3,较上年增长34%,同比多增1.21亿元。同时,该行坚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降本,小微企业贷款除贷款利息外,免收其他一切费用,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6BP,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
该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专精特新贷”“中银厂房贷”“知惠贷”“税易贷”“E抵贷”“商E贷”等专属创新产品。自主创新“长三角信用贷款”“白名单信用贷款”“易快贷”“税快贷”等具有滁州市特色的信用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适当的信用贷款支持。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赴滁州市博成包装有限公司开展送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宣传该行“专精特新贷”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
滁州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面包糠、清真腌料、天妇罗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该公司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第八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符合该行“专精特新贷”信用产品准入要求。随着企业订单逐步增加,企业在原材料储备、经营流动资金需求激增。该行在了解客户资金需求后,立即为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完成1000万元授信总量审批,其中新增400万元信用贷款,2个工作日完成新增400万元信用贷款发放。
主动靠前服务 建立纾困渠道
实地走访调研 助力企业发展
持续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等活动,结合“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名单,与企业“一对一”对接,关心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现实困难,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共开展银企对接活动70场,走访企业500余家,走访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750余户,累计发送金融服务短信15000条。
(汤志斌行长带队前往常州天合光能总部拜访,现场了解集团整体经营及滁州项目情况、金融需求等,加深银企对接合作,实现双方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接下来,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整体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总行决策部署,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良性循环,推进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优化信贷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扎实服务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助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徐庭波)
助企纾困稳经济 服务实体促发展 ——徽商银行滁州分行稳住经济大盘践行使命担当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监管机构及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推国家战略落地生根,牢牢把控金融风险,全力支持滁州市经济持续向好向上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主动担当意识
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行一把手担任组长,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确保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全力满足滁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融资需求。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373.34亿元,较年初新增38.64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余额271.4亿元,较年初新增73.93亿元;个人贷款余额92.94亿元,较年初新增1.83亿元;票据余额9亿元。
聚焦重点项目 贯彻国家发展战略
2021年末,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滁州市成功跻身国家首批21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名单。徽商银行滁州分行第一时间启动并积极跟进滁州市城市更新首期示范区项目,助力滁州市打造全国城市更新样板城市。目前该行成功审批银团贷款金额10.425亿元,已投放贷款7700万元。全市首笔城市更新贷款的落地,是徽商银行深化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助力保障地方重点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果,也是践行自身发展规划的实际行动。 (2022年5月17日,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政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滁州市举行)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决定着一座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飞利浦空调产研基地是徽商银行滁州分行服务的“双招双引”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研发智能家电。项目签约后,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及时授信4亿元银团贷款,保障厂房按期建设,目前首期投放1.75亿元。 农村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勇于担当使命,信贷资金及时投放至乡村,在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矿山修复、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全力做好金融保障。截至目前,该行投放增减挂钩项目贷款23.02亿元,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融资13.76亿元,市场化矿山修复绿色贷款2.5亿元,旱改水项目贷款14.5亿元。
纾解企业困难 确保金融服务质效
突出小微信贷支持。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细化工作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全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中小企业贷款户数和贷款余额均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5.68亿元,较年初增长23.7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305户,较年初增长494户;其中,信用贷款820户,贷款余额28.86亿元。 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徽商银行滁州分行推出无还本续贷模式贷款“易连贷”产品,最大程度减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财务费用支出,大力推广“信e贷”产品,全流程线上审批,缓解企业担保难问题,同时以纳税信息为担保,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有效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截至9月末,该行小微企业易连贷业务余额2.27亿元,在贷客户33户;小微企业信e贷业务余额12.61亿元,较年初净增4.56亿元,在贷客户567户,较年初净增247户;小微企业易税贷业务余额0.73亿元,在贷客户17户。 深入开展银企对接。徽商银行滁州分行辖内9家综合支行持续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和“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等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复工复产情况、订单变化情况和现实困难,与企业“一对一”对接,关注企业融资需求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金融服务质效。积极参加金融服务平台举办的各类银企专项活动,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满足企业各种融资需求;自平台上线推广以来,该行累计对接客户近300户,合计授信金额超12亿元;积极参与光伏产业链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会议,目前已成立产业链企业对接金融服务团队,对接多家企业并提供金融服务方案。
(2022年9月15日,滁州市2022年重点产业链“双创”专场银企对接会在徽商银行滁州分行会议室召开)
坚持减费让利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徽商银行滁州分行严格落实小微企业收费减免政策,主动承担押品评估费、登记费;截至2022年9月末,累计承担和减免小微企业信贷相关费用77.7万元。该行重点聚焦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通过精准让利等方式为小微企业降低贷款利率水平,2021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66BP。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9BP。
下一步,徽商银行滁州分行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各项决策部署,践行初心使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项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滁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李兹润)
本文来源:滁州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