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8956760031 于 2022-8-27 00:05 编辑
讲好家乡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了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景点,帮助家乡发展,宣传家乡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7月30日,滁州学院“赴亳州市弘扬文化青年探索”实践小分队前往亳州市谯城区展开了一场有关家乡文化的探索之旅。 7月29日至7月30日,团队前往亳州市谯城区参观“地下长城”曹操运兵道探索“建安文化”和“军事文化”。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建安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雄健深沉。又进入古地下道深入观察了解其地下道的构造,感受古老军事设施的错综复杂和巍峨高大。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队成员认真观察、做好记录,体悟建安文化和军事文化内涵,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其多元价值,让古地道在新时代彰显出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
图为实践队参观曹操运兵道谯望楼场景 杨开泰 供图 进入建安文化馆,典藏云集的文物映入眼帘,队员们既看到了各种古朴的瓷器,也看到了别具风格的名人字画。透过一件件质朴而又精巧的史前文物,感受到先人的勤劳与智慧。观摩历史书籍,尘封的文字是通往建安文学的大门。这些诗歌悲愤感伤, 兴情成篇,自放奇光异彩,诗赋辞采华茂,让成员们真正触摸到那段历史。 图为实践队参观曹操运兵道建安文学馆场景 杨开泰 供图 接着小分队成员从建安文化馆下楼,穿过 “时光隧道”,来到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地下运兵道。古地道狭窄、幽暗,却空气通畅,布有猫耳洞、障碍券等多种军事设施,其精妙程度,真的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建筑风格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创造力。 图为实践队参观曹操运兵道地下道场景 杨开泰 供图 亳州不仅有着宏伟壮大的古地下军事工程,还有着非遗之美的花戏楼雕刻。7月31日至8月1日,实践小队参观了亳州市花戏楼,探索亳州市的雕刻文化。 实践队进入景区参观,与山门紧紧相连的戏台上镶满大杨木透雕,并饰以五颜六色的彩绘,艳丽夺目。戏台上栩栩如生的精细雕刻,画面生动逼真,层次分明,一雕一刻,每一线条都融汇了雕刻者巧手匠心的智慧。古代雕刻师的精湛手艺让每位参观者都身临到当年的那段历史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图为实践队参观花戏楼戏台雕刻 陈岩 供图 实践队员们对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认真听讲解员讲解的同时,积极询问有关文物的相关问题。站到文物面前时,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震撼与钦佩。 图为实践队参观花戏楼内部文物雕刻 朱明涛 供图 花戏楼中的老木雕师,正在雕刻桃木凤凰,用手中的工具,一刀一锤创造独一无二的东西,每件木雕都有着各自的神态与气质。现如今传统手艺屡屡遭受时代冲击,但传统老艺人对古老手艺的那份热情依旧饱满,用自己的一片赤心默默守护着这份执着。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匠人精神,传承的是技艺更是精神,致敬每一位还在默默坚守着老手工技艺的匠人。 图为实践队观看花戏楼院内老师傅雕刻 邓文祥 供图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感悟亳州千年所产生的辉煌而灿烂的文化,实践队成员怀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心对亳州优秀文化开展实践,自身同样在经历中不断提高,在尝试中有新的顿悟,为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贡献出自己的青年力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自身的责任也更加清晰。 图为实践队花戏楼门前合影 杨开泰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