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27|回复: 0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兴业银行滁州分行关于防范“征信修复”“征信洗白”风险的提示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4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2-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随着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和征信产品在社会多领域的应用,目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揽生意的机构和个人,大肆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指使信息主体委托其办理征信投诉、举报等事项,从中渔利。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征信市场秩序,还对社会信用环境建设造成严重危害。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提醒广大社会公众和企业,应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远离“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行为的侵害。

          一、珍爱信用记录,提高信用意识。《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信息主体应提高信用意识,一旦发现逾期行为应及时还款补救,继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征信机构、金融机构都不得擅自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信息,一旦发现违规修改、删除等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将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规依法处理。

          二、正规渠道反映,妥处征信纠纷。《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银行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信息主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受理投诉的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人民银行、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受理投诉和异议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防范信息泄露,警惕“借机牟利”。不法分子指使信息主体捏造虚假事实,伪造虚假材料,以“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试图达到“征信修复”目的,在此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等风险,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不法分子通常利用信息主体急于摆脱不良信息困扰的需求,以承诺删除不良信息为由,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后失联,给信息主体造成财产和精神损失。
                                             2022年1月1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19 15:40 , Processed in 0.0854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