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677|回复: 0
收起左侧

[本地资讯] 提升调解仲裁服务质量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4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8-1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为努力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现就我市持续提升调解仲裁服务质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总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简要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本地及外来企业投资积极,有力地带动了用工需求增加与就业规模扩大。用工单位与就业人群总数的绝对增加,使劳资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纠纷的概率随之增加,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748件,涉及劳动者15273人,为当事人挽回各项经济损失达3.66亿元,全市各级较好地发挥了调解仲裁机构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作用。

    2021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47件,其中传统领域个人争议仍占主导,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逐渐增加;集体争议零星偶发但进入裁审程序明显减少,群体性纠纷调处经验基本成熟。全市案件调解率达到77.2%,柔性调解方式结案案件达到3/4以上,“案结、事了、人和”已成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新理念与主基调。

    二、提升调解仲裁服务质量的具体举措

    (一)提升标准化水平,创建“阳光仲裁”。一是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建成省级示范标准化仲裁院。办公办案区域分明,仲裁文化氛围浓厚,便民设施齐全,环境整洁温馨;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徽章上岗,信息公开透明,办事一目了然。二是连续三年集中举办“仲裁开放月”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用人单位与职工群众代表观摩仲裁庭审、听取工作报告,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

    (二)提高专业化实力,创建“公正仲裁”。一是全市通过公开考录、选调配齐、配强仲裁员队伍,40名专职仲裁员中有法学硕士学历2名,法学本科学历22名,并有6名通过司法考试,2021年全市共有13人被分别评为“优秀仲裁院长”“优秀办案能手”“优秀书记员”。二是在全省创新建立“社会力量协助办案”工作机制,着力缓解“案多人少”矛盾,不断提升服务效率,2020年首批选聘14名退休法官、执业律师担任兼职仲裁员,累计交办案件314件,按期结案率达100%,调结率达84.5%。三是与人民法院认真落实“裁审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疑难复杂案件督导、联合培训等制度,促进裁审尺度、标准统一,形成仲裁、诉讼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争议处理格局,并先后出台多个审理劳动人事争议相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诉求,树立仲裁社会公信力。

    (三)提供人性化服务,创建“服务仲裁”。一是在全省首创“要素式”申请,归并常见4大类争议11个诉求小项,将“作文题”式申请变为“填空选择题”式申请,减轻当事人书写压力,受案登记时间平均缩短40%、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5%、结案时间平均缩短20%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持续提升。二是与司法部门合作共建“仲裁+法援”办案机制,在仲裁机构设立“法援工作站”,每年为在滁务工农民、生活困难当事人提供免费法援超过500人次。三是在全市推行“三个一次”服务,即申请阶段一次性告知服务,当事人“最多跑一次”;送达阶段一次EMS 邮寄,当事人足不出户接收法律文书;结案阶段一次查询服务,主动提供书面证据、送达回证等复印件,避免当事人为下阶段诉讼或申请执行“多趟跑、反复要”。四是面向用人单位创新开展人社法律法规研讨沙龙,变“大水漫灌”式集中普法为“精准帮扶”式实用型研讨,已先后研讨沙龙5期,服务企业70多家,现场解答企业用工问题100多条,提出用工管理建议50余条,帮扶指导企业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提振基层调解信心,创建“多元仲裁”。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的多元化争议纠纷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市组建乡镇(街道、社区)调解中心141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800多家,并建设规范化示范点100个,其中达到“有相对独立调解场所、有调解标识、有持证调解员、有职责流程、有档案资料”五有要求标准示范点28个,2020年评选市级先进基层调解组织30家。二是连续四年面向基层调解组织集中举办调解员培训班,为全市培养持证上岗调解员超过2000人,超过700件简单、小额的争议纠纷得以在基层调解成功、妥善化解。

    (五)提速信息化进程,创建“智慧仲裁”。一是2019年承担人社部全国“互联网+调解”试点任务,创新建立“1条线指挥、1个库联网、3步走推进、1个点突破”的“1131”工作机制取得成效,2020年进一步扩大“互联网+调解”全国试点成果应用,推动争议纠纷“网上办、就近办”,全市线上调解组织达到402个,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9-20 00:58 , Processed in 0.0818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