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 夜深人静 手机突然开始连续地接收短信 而你还在美梦中沉睡
一觉醒来 拿过手机 点开短信 啊???!!!
【余额0】 我小金库的钱去哪了?
没丢手机也没丢卡, 没扫二维码也没点链接, 钱呢!!!
当心是“嗅探”在盗刷!
近日,南谯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利用短信嗅探设备获取他人手机短信,进而关联手机号码、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卡号,再通过快捷支付或消费方式实施盗窃的案件。南谯法院以盗窃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有期徒刑三年至三年八个月不等,均处罚金六万元。
案件详情
2018年,张某在某贴吧论坛上接触到“嗅探”的相关技术知识,并成功从他人处购买“嗅探”设备、学习使用如何窃取他人手机信息教程。后张某又在贴吧上结识到名为乘风(王某)和苹果(李某)的两名网友。三人结伙利用各自“技能”分工分成、互相帮助,盗取他人财物。
首先由张某利用“嗅探”设备截获被害人的手机短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息中的网址链接或者交费信息获取到被害人的手机号码,直接用手机号+验证码的手机话费支付方式进行游戏点券充值,或者在某银行APP、某支付APP上验证该手机号用户是否在该平台注册,并根据注册情况,再将手机号码提供给王某。王某曾在网络上获取了掌握某银行APP的“算法脚本”(软件插件),此脚本可利用已知的“客户姓名+手机卡号”计算关联银行数据库的客户信息,最终通过“撞库”得出客户的银行卡号。遂王某利用该APP上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缺陷,获取到该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卡,再利用某旅行APP获取该银行卡号对应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利用以上信息和短信验证码盗刷银行卡的资金或者反馈给张某。
张某再将上述信息提供给有稳定渠道套钱的李某,由李某通过博彩网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的快捷支付方式,将被害人某银行账户内现金冲入其博彩网站账户提现。
2019年7月间,三人按此方式,选择趁他人熟睡时间,作案两起,共窃得被害人财物85810.99元。
南谯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李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五年内故意再犯,系累犯。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均愿意接受处罚,被告人张某、王某积极退赃,综合上述案情,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用户防范指南:
01 做好个人私人信息保护。
02 设置支付、转账等功能时,少用短信验证码,结合指纹、刷脸等方式,多重验证,保障财产安全。
03 科学设定密码。不要使用自己的手机号、姓名全拼或首字母、生日缩写。重要密码不要与常用密码相同或者相关,需要定期更换。
04 晚上睡觉前关机或者打开飞行模式,这样手机不会连到伪基站,基站获取不到手机的状态信息就不会将验证码短信发送给手机,不法分子获取不到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短信。
05 如果早上起来,看到半夜收到奇怪的验证码短信,马上联系短信所属的服务提供商,并考虑暂时关机。如果发现钱被盗刷了,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报警。
来源:南谯区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