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424|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滁州教师考编美术-美术作品鉴赏实例外国19世纪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8 16:06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19世纪
    1.大卫的《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是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大卫的代表作品。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气势雄健、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笔触平静,画风细腻、静谧、崇高、纯洁。作品中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庄重的气氛。作品的主旨很明确,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
    2.大卫的《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是19世纪法国画家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右翼保皇党分子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拋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表情。
    该作品的构图简洁单纯,人物造型追求纪念碑雕像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马拉的英雄形象。该作品在当时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中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是画家一生中意义最大的肖像性历史画,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作品。
    3.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是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他的创作背景是,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况,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该画的主题已经超越了海难事件本身,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同时宣告了浪漫主义绘画的胜利,对同期和后世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4.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于1830年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了顶峰。此画取材于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它是法国人民反对波旁王朝复辟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德拉克洛瓦在作品中大胆地将寓意象征和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色。
    整个画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燃烧着战斗热情的、象征着自由的女神,她处于全画的中心位置,是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整个三角构图的高点,足以说明她是中心人物,是整幅画的中心所在。
    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奔放的激情;丰富的光色效应;动态的构图;奔放有力的笔触;大胆的想象;寓意的手法,都是这一作品的成功之处。作品中那种喷薄而出的激情和戏剧性情节场景的完美结合,以及作者以出神入化的方式营造出绚丽多姿的色调,使《自由引导人民》变成了一支交织着浪漫主义和现实精神的高昂激越的战斗进行曲。
    5.杜米埃的《三等车厢》
    《三等车厢》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代表作品。漫长的旅途中,只能坐在三等车厢里的都不是有钱人,这里空气憋闷、人群拥挤,但却是观察大多数人真实生活状况的最佳场所。杜米埃在构图上处理得很巧妙,他利用车厢里一排排对面相向的座位,自然地将人物安排在空间里面。有的可以看到正面,有的只有背影,有的则露出侧脸,但至少每一个人都能保证被观众看见。通过这种朴实、不加过多修饰的手法,带给观众一种无可比拟的真实感受。
    这幅画既表现了短暂旅途生活,也象征着人生漫长的道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在这类作品中,既没有幽默,更没有讽刺,而是十分严肃地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在杜米埃的画面上常有着流畅的轮廓线,颇有版画的特点。
    6.米勒的《拾穗者》
    米勒是以画农民题材著称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其代表作品为《拾穗者》。《拾穗者》刻画了三个贫困的农妇到农场主的麦田里拾收割后剩落下来的麦穗这一情节,歌颂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崇高。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以及隐含其中的社会批判意识。
    (2)通过刻画劳动的美,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情感,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
    (3)其绘画语言的凝练与厚重,浑朴与自然。
    7.吕德的《马赛曲》
    吕德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它的代表作品是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表现的是1792年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作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象征法兰西民主、自由的女神,右手执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左手高举,大声疾呼号召人们奋起保卫祖国。她像疾风一般腾空向前的姿态,具有锐不可当的气势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下层是奔赴疆场的战士的行列,其中最突出的是卷发蓄须、高举战盔的老战士和他身旁的无所畏惧的少年战士的形象。他们是男女老少万众一心的法国人民的象征。整个浮雕的构图复杂而严谨,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错、遮掩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英雄纪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8.罗丹的《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现存法国加莱市,是一座以表现人物群像为主的纪念性雕塑。群像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该作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打破传统纪念碑塑造一座人像和象征手法的框框,采用写实手法表现。
    (2)群像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多角度欣赏。
    (3)注重心理刻画和性格表现,树立了近代纪念碑雕塑的范例。
    9.罗丹的《思想者》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这座人体坐像本是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狱之门的门楣之上,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上一组组在罪恶、苦难、绝望中挣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仿佛为眼前惊心动魄的惨景所震动,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正是由此而来。该雕塑具有如下特点:
    (1)以但丁的形象为蓝本,塑造了一尊结实的裸体劳动者形象。
    (2)人物形象表现深刻,富于悲剧性和生命力,成为雕塑家复杂思想的化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在一种沉稳凝重的姿态中体现出其特别的内在的“动”感。
    10.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以狭长的横幅展现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的形象。人物性格高度典型化,画面色彩对比强烈。炎热干燥的气候更加重了这组拉纤人物的悲剧性,反映了深刻的民族性与社会批判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1.莫奈的《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的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都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用“零乱”的笔触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使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12.梵高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19世纪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作的。画家满怀炽热的激情令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显得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更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13.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这幅画是高更在1897年2月完成的,并且是其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在整个作画过程中,他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
    整幅画的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虽然高更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以痛苦的热情和清晰的幻觉来描绘,但画面看起来毫无急躁的迹象,反而洋溢着生气。没有模特儿,没有画技,没有一般所谓的绘画规则。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1 16:56 , Processed in 0.0362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